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固收+”专题系列第二期:“固收+”产品全景图绘制,拓展的空间在哪里?-210412

上传日期:2021-04-12 15:05:32 / 研报作者:明明章立聪周成华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固收+”专题系列第二期:“固收+”产品全景图绘制,拓展的空间在哪里?-210412.pdf
大小:105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固收+”专题系列第二期:“固收+”产品全景图绘制,拓展的空间在哪里?-210412

中信证券-“固收+”专题系列第二期:“固收+”产品全景图绘制,拓展的空间在哪里?-210412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固收+”专题系列第二期:“固收+”产品全景图绘制,拓展的空间在哪里?-210412(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固收+”专题系列第二期:“固收+”产品全景图绘制,拓展的空间在哪里?-210412(23页).pdf(2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在中信证券“固收+”专题系列第一期《“固收+”逆势吸金,成为债市配置新力量》(2021-3-15)中,我们分析了这一产品兴起的背景与自身的优势。

在本期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固收+”领域,绘制出“固收+”产品的市场全景图,从规模及收益角度对比各类产品的发展情况,并挖掘潜在的增长空间。

从产品规模来看,公募偏债混合型基金规模增长迅速,一级债基规模缩水,城商行发行的“固收+”银行理财产品最多,而理财子增长速度最快。

整体上看,公募固收+产品从去年开始大幅增加,去年一年增加239只固收+公募基金,份额增长6212亿份,其增长来源以偏债混合型基金为主,三季度基金份额增加近1380亿份,在2020年下半年规模增长了114.8%,然而债投资比重最大的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占比最小,且去年整体呈下滑趋势。

对于银行理财产品,从期限上来看,“固收+”类的银行理财大多发行期限在6个月以上的产品,短期限的理财产品虽然数量不高,但是持续滚动发行,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不少的投资选择。

从发行主体划分来看,城商行发行的“固收+”银行理财产品最多,而理财子增长速度最快,平均每个季度产品数量增长1倍。

从产品收益上看,公募基金固收打底稳定性增强,偏债混合型基金表现良好;“固收+”银行理财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整体下降,其中期限越短的理财产品下降幅度越大,国有行发行产品下降最为明显。

固收占比较多的基金收益率稳定性更强,一级债基保持绝对正收益且波动性最小,而灵活配置型基金年化收益率波动范围横跨-7%到64%,连续两年1季度年化收益率跌为负值。

综合来看,配置较为均衡的偏债混合型基金在不同市场环境中表现最好,得以在股债轮动中保持较好的收益。

受到2020年债券市场收益率整体下行的影响,以固定收益资产为主要配置对象的银行理财平均业绩也趋于下行,其中期限越短的产品降幅越大。

国有行发行的产品降幅明显,而外资行则不降反增,体现出管理水平相对较高。

理财子作为市场新秀,虽然前期收益下行,但是在今年一季度稳定了整体的收益,侧面反映其在投资策略方面开始发力。

总体来看,偏债混合在公募基金中表现亮眼,其规模增长表明未来公募布局方向,银行理财产品逐步转向理财子,未来收益可进一步关注,客户基础和渠道优势下理财产品相比基金更有可能成为“固收+”产品的主力军。

公募基金在去年后半年有意大量布局偏债混合基金,以及理财子产品规模的快速扩张,均表明机构投资者对这一类的产品的信心。

整体来看,“固收+”产品无论在基金还是银行理财领域都是资管产品寻求转型和应对市场变化的产物,反映出机构创新求变的诉求。

未来“固收+”产品的优势还可以继续放大,通过固收打底,“+”资产博取更高收益,进一步拉开和纯固收的距离后,其吸引力有望继续提升。

客户基础和渠道优势下,我们认为理财产品相比基金更有可能成为“固收+”产品的主力军。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