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建筑行业周观点:减隔震技术“防减灾+碳中和”逻辑清晰,行业中长线高景气确定-210411

《太平洋证券-建筑行业周观点:减隔震技术“防减灾+碳中和”逻辑清晰,行业中长线高景气确定-210411(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洋证券-建筑行业周观点:减隔震技术“防减灾+碳中和”逻辑清晰,行业中长线高景气确定-210411(28页).pdf(2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行业观点:近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一方面,我国要求保障“十四五”重大战略和重大任务落到实处,加之我国反复强调推进“两新一重”,涉及重大项目的资金保障程度较高,此外今年我国将加大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建设,将过去财政资金层层审批分配改为中央切块、省级细化、备案同意、快速直达,也将进一步起到督促地方加强项目储备、提高项目成熟度可执行新的目的,进而提高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实际效率和有效性,促进项目资金到位。 另一方面,我国加大对制造业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的比例提高到100%,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充分彰显了我国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建筑业当前正向高质量发展,从先前保障实际需求的建设量,向当前的提高安全性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转变,因此建议关注建筑减隔震与轨交减振降噪两个细分领域。 在需求角度,建筑减隔震同时受益于民生扩内需及防灾减灾建设需求,在资金角度,受益于国家对重大项目投资支持及制造业支持,需求与投资有望得到双重保障,具备长期看好价值。 在我国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文件中,在2021年法规体系建设任务中明确“加快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住房租赁条例立法进程”,再次印证《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重视程度较高、落地预期强,需求有望进一步打开。 同时减隔震技术能够减少钢材水泥资源消耗及生态影响,“碳中和”背景下或将倒逼减隔震行业扩张,既安全又降碳,该板块乐观假设下空间有望看到1100亿/年,同时也因具备节能减排特征,符合绿色建材评价标准,绿色建筑发展大力推行背景下有望多重受益,重点标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震安科技。 近期多个重要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密集开工,再加上《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印发,该都市圈地跨苏皖两省,是长三角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到2025年城际“断头路”全面消除,省际航道更加畅通,都市圈轨道交通基本成网,南京与各城市之间实现1小时通达,发改委曾明确十四五期间将在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三大区域开工1万公里城际市域轨道交通,此次南京规划中不仅明确详细建设规划,且再次强调互联互通、推动中心城市市域(郊)铁路向周边城市(镇)延伸,明确了当前我国的迫切任务是将交通运输网络加密、加快,进而印证了我国轨交建设需求高景气。 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板块着眼于两大需求,一是交通强国下的长期轨交高景气建设需求(详见轨交专题),二是环保要求逐步提高下轨道减振降噪应用比例提升,重点标的为天铁股份。 建筑业投资建议:高质量发展下的减隔震投资机会:防灾减灾长期发力,立法落地预期下,20-30倍空间可期,相关标的如减隔震行业龙头震安科技、天铁股份;“交通强国”下轨交板块长期受益:轨道上的“城市群”建设需求广阔,相关标的如天铁股份、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十四五”下装配式建筑持续渗透:装配式标的鸿路钢构、精工钢构、中铁装配、远大住工;基建产业链复苏与边际改善:龙头企业在手订单充裕,保障性较高,叠加海外复苏预期,关注低估值标的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设计标的华设集团;大宗高位下的专业工程板块投资机会,标的中材国际。 上游数据跟踪:开工高景气之势持续得到验证水泥开工率、出货率:截至本周全国水泥开工率70.44%,环比+3.96pct,同比+22.06pct,较19年同期+8.36pct;水泥出货率87.40%,环比+0.13pct,同比+19.02pct,较19年同期+3.7pct。 “十四五”开局需求充裕的背景下,高景气度之势持续得到验证。 挖机:2021年3月挖掘机开工小时122.2小时,同比去年3月提升8.8小时。 2021年3月国内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56.6%,而去年同期增速仅为11%。 今年挖机数据较高主要由于开工需求旺盛,叠加去年疫情影响下基数较低导致。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下滑;《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落地不及预期;海外投资风险;原材料大幅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