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保险年报综述:从长计议,选择有未来的公司-210412

《中信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保险年报综述:从长计议,选择有未来的公司-210412(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保险年报综述:从长计议,选择有未来的公司-210412(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行业弱复苏,选择有未来的公司,A股首选中国平安,H股首选友邦保险,重视中国财险的估值修复机会。 行业目前主要是贝塔回报机会,PB处于底部。 贝塔驱动因素可能是利率大幅上行、市场大幅上涨。 寿险:等待浴火重生。 ○1需求端:弱复苏,新机遇在中高端。 大众收入提升缓慢,寿险需求总量弱复苏。 预计新增长点在中高端、在大康养、在大额储蓄和保障类业务。 寿险需求潜在催化剂:政府推动商业养老险政策落地、资管新规持续推进改变居民资产配置结构、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显著提高带动居民购买寿险意愿。 ○2供给端:改革中,等待浴火重生。 保险传统商业模式已经落伍,一方面素质偏低的代理人与中高端需求不匹配,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流量垄断、银行的客户钱包垄断正在封锁代理人的触达客户能力。 保险公司目前具有在牌照保护下的风险分散优势、稀缺的长期资金和现金流优势以及在跨行业跨品种跨周期投资优势,但前端流量和后端服务资源均面临巨大挑战。 弥补前端流量,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并购实现破圈。 弥补后端资源,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自营+并购+合作实现协同。 财产险:出清进行时。 车险综合改革利大于弊,龙头公司积极进化。 虽然车险综合改革带来了短期内行业保费下降和盈利能力恶化,但一些积极因素正在发生。 从渠道层面,车险综改大幅降低了费用率,同时也大幅减少了保险公司对第三方渠道的依赖;从格局层面,车险综改加剧了行业出清,预计小公司市场份额继续下降。 此外,为了应对车险改革,龙头产险公司也积极进化。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线上化率提升,带动客户续保率提高。 利用数据优势,提升客户筛选和定价能力。 加大布局汽车后市场,降低赔付成本。 投资:不变中寻求积极变化。 负债约束和资本约束之下,保险公司大类配置原则没有改变。 主要保险公司坚持以固收为主的配置原则没有改变,继续积极配置20、30年期债券以拉长久期,权益类资产继续重视高股息率、低估值的蓝筹股配置以获得更加稳定的财务回报。 面对利率波动和资产市场变化的挑战,主要保险公司正在发生一些积极变化,体现在:开始重视保险资金权益投资和主业的协同,比如康养等领域的投资;开始重视新经济的投资,通过调整机制和人才布局,提升互联网、消费等领域的投资能力;更加重视集中度风险,举牌策略虽然带来比较好的账面回报,但也带来了较大的单一风险。 破圈成功要素是机制和关键人的引领。 从机制和关键人的变化看,泰康、友邦、平安具有显著优势,太保积极变化。 具体看,泰康长期专注康养、保持创始人引领,通过线下服务优势正在引领新一轮行业发展;友邦长期专注高端市场、具有持续专业的管理和公司文化,受益中国金融开放和高端需求释放;平安长期专注综合金融、保持创始人引领,受益于银行零售转型和综合金融协同;而太保则通过国企改革,制定长期可行战略,引入专业管理,正在积极变化。 风险因素:代理人队伍继续流失、保单销售继续低迷、股市大跌风险。 投资策略:从长计议,选择有未来的公司。 行业弱复苏,选择有未来的公司,A股首选中国平安,H股首选友邦保险,重视中国财险的估值修复机会。 目前A股个股排序为:中国平安、中国太保,H股个股排序:友邦保险、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同时关注中国财险估值修复机会。 行业目前主要是贝塔回报机会,PB处于历史底部。 贝塔驱动因素可能是利率大幅上行、市场大幅上涨,维持保险行业“中性”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