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东方证券-玻纤电子纱行业深度报告:21年景气有望持续,国内玩家后来者居上-210415

上传日期:2021-04-16 07:59:17 / 研报作者:黄骥江剑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东方证券-玻纤电子纱行业深度报告:21年景气有望持续,国内玩家后来者居上-210415.pdf
大小:134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东方证券-玻纤电子纱行业深度报告:21年景气有望持续,国内玩家后来者居上-210415

东方证券-玻纤电子纱行业深度报告:21年景气有望持续,国内玩家后来者居上-210415
文本预览:

《东方证券-玻纤电子纱行业深度报告:21年景气有望持续,国内玩家后来者居上-210415(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玻纤电子纱行业深度报告:21年景气有望持续,国内玩家后来者居上-210415(25页).pdf(2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电子纱/布主要下游为覆铜板,价格波动较大。

电子纱是单丝直径小于9微米的玻纤纱,纺织成电子布后,约94%用于覆铜板,终端下游为PCB。

电子布在覆铜板/PCB成本中分别占比约20%/7%。

电子纱定位高端,技术/资金门槛更高,电子纱/粗纱单吨投资额分别约1.67/0.99万元,电子纱价格远高于粗纱,20年电子纱/缠绕直接纱(粗纱)吨均价8309/4514元。

电子纱/粗纱下游应用领域不同,需求端周期波动并不一致;且电子纱拉丝漏板孔直径更小,与粗纱产能之间不能相互切换,导致电子纱周期与粗纱周期并不完全同步。

电子纱价格波动幅度较粗纱更大,从需求端看,电子纱下游主要为PCB,受单一行业影响较大,而粗纱下游相对分散,整体需求波动更平缓;从供给端看,电子纱竞争格局相对粗纱更为分散,20年国内粗纱/电子纱CR3分别为64.8%/48.3%,电子纱供给增长更容易进入无序状态。

覆铜板厂商扩产带动电子布需求不断提升,测算20-22年我国电子布需求32.5/36.2/38.4亿米,YoY+6.4%/11.3%/6.2%。

受5G/AI/服务器设备/汽车电子等拉动,预计21年全球PCB产值YoY+8.6%。

预计20-25年全球/中国PCB产值CAGR+5.8%/5.6%,中国增速略慢。

得益于国内PCB产业不断升级,在更高端的高层PCB领域,增速快于全球水平。

高层PCB单位面积所需电子布更薄/更多,可带动中国电子布薄型化发展并拉动电子布需求。

电子布用于玻纤布基/复合基覆铜板以及半固化片,其每平米/每米分别对应4.73/1.0米电子布需求,测算2019年我国电子布需求约30.54亿米。

测算20-22年电子纱产量77.1/84.2/98.9万吨,YoY+1.8%/9.1%/17.5%。

预计21-22年合计新增电子纱产能25万吨,较20年底全球/国内电子纱产能112/79.7万吨增长22.3%/31.4%。

测算电子纱供给/需求在21年为84.2/85.8万吨,供需紧平衡,价格有望维持高位;在22年为98.9/91.1万吨,价格将有所承压。

在PCB产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下,具有成本优势的中国头部企业主导了电子纱新增产能投放,有望带动电子纱竞争格局优化。

电子纱/布有望复制粗纱成本下降路径,在智能化趋势下成本有望不断下探。

中国巨石18年底6万吨电子纱暨年产2亿米电子布智能制造生产线投产,带动电子布单位成本从17/18年2.46/2.51元/米下降至19年2.22元/米。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覆铜板厂商扩产拉动电子布需求,预计21年电子纱/电子布景气有望维持。

头部厂商主导行业新增产能,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电子纱/电子布有望复制粗纱降本路径,在智能化趋势下成本不断下探。

龙头公司竞争优势明显,电子布单位盈利较同业差距有望逐渐拉大。

建议关注中国巨石(600176,买入),长海股份(300196,买入)。

风险提示行业短期大幅扩产风险;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