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一周研读:平静期内工业周期板块成主角-210416

《中信证券-一周研读:平静期内工业周期板块成主角-210416(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一周研读:平静期内工业周期板块成主角-210416(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关键词【平静期内转战四条新主线】【反垄断监管加码】【碳中和投资机遇】【中国REITs市场洞察】【平静期内转战四条新主线】一季报呈现双向预期差,工业周期板块配角转主角。 建议继续调仓增配四条主线。 【转战平静期内四条新主线】平静期内政策继续保持平稳,不会因阶段性扰动因素转向;国内信用周期见顶,但宏观经济复苏依旧有韧性;上市公司一季报期既是工业周期板块自身景气兑现的窗口,也是国资企业治理水平持续提升的起点,工业板块将成为平静期内新的市场主角,对市场形成有力支撑。 首先,预计4月政治局会议将保持宏观政策平稳,工业品价格大幅上升不会影响未来货币政策基调。 其次,宏观基本面维度,预计3月社融增速放缓,但结构继续改善;投资依旧维持高增长,制造业投资全年延续性更强;消费稳步复苏,出行服务相关行业恢复更快。 最后,上市公司基本面维度,节后至今工业周期板块盈利增速上修幅度远超“核心资产”,市场依旧对工业周期板块一季度盈利高增长预期不够充分,预计工业板块单季对非金融板块盈利增速贡献达到70个百分点,从配角转为主角,并且国企公司治理层面的改善可能带来超预期的利润释放和分红。 配置上,建议继续积极调仓,转战平静期内的四条新主线:一是本轮市场调整后,性价比较高的成长主线,如消费电子、半导体设备、信息安全、军工等;二是短期景气恢复明显,去年因疫情受损的行业,如旅游、酒店、航空等;三是受益于海外需求复苏的品种,包括出口链中的汽车零部件、家电、家居、机械、建材等;四是一季报的潜在高弹性品种,集中于钢铁、有色和化工板块。 【军工2021Q2投资策略:自下而上,守正出奇】“十四五”是军工行业的快速发展期,不同于2014年前后炒“资产注入”的主题逻辑,军工行业投资正转向以“基本面驱动”为主导,而Q2将成为首个景气印证期。 推荐中航沈飞,建议关注航发动力,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预计航发动力在“十四五”仍较难出现持续的业绩爆发,股价表现主要依赖于其产业地位和赛道支撑。 【继续看好钢铁行业大年】我们继续维持2021年是中国钢铁行业大年的判断。 需求端在整体宏观经济复苏的驱动下不断恢复,制造业海内外共振上行主线明晰。 供应端,碳中和碳达峰的大背景约束有望带来产量超预期收缩,我们判断钢铁行业将出现明显的供需缺口,行业利润中枢将显著提升。 考虑到需求的高景气度以及压缩产量的结构差异,当前时点我们仍然坚定推荐板材行业的龙头标的,持续重点推荐宝钢股份、南钢股份,建议关注华菱钢铁、新钢股份、马钢股份、鞍钢股份。 【中国中免:Q1业绩低于预期,急跌后配置价值凸显】公司公布2021Q1业绩快报:收入181.34亿元(vs.中信预测174.9亿元,略超预期),归母净利润28.49亿元(vs.中信预测31.0亿元),净利润率为15.7%(vs.中信预测17.8%),业绩低于我们在Q1前瞻中的预测。 公司核心投资逻辑未有变化。 我们认为免税市场仍保持高景气度,根据Q1海南免税市场的表现,中免占海南整体收入比重仍在90%以上,新进入的免税经营商的战略侧重点仍聚焦于运营水平优化和供应链能力建设阶段,尚未进入到实质的市场竞争层面,且从商品品类、品牌等方面与中免存在差异化竞争。 我们维持对中国中免2021年的经营性判断,在不考虑首都机场租金调整情况下,维持全年净利预测112.5亿元。 我们亦维持对公司中长期观点,在吸引消费回流、减少外汇逆差政策意图下,免税市场扩容的趋势较为确定,中免基于供应链优势料将受益最为明确,建议配置。 维持对中免的投资观点。 根据海南代省长十四五展望吸引免税回流3000亿元,同时省委书记沈晓明表示2022年离岛免税销售目标1000亿元,海南自贸港政策给予离岛免税预留了充足的市场空间。 未来海南省将会是典型的供给创造需求的市场,供应链能力决定了其消费能力。 免税市场扩容背景下,中国中免凭借全门店布局和强大的基础运营能力、良性的品牌合作关系、显著的规模议价优势等,受益明确。 考虑2021年起15%优惠所得税率影响,维持2020-22归母净利预测61.2亿/112.5亿/146.7亿元,对应EPS预测3.13/5.76/7.52元。 短期股价波动受当前市场环境下对消费板块整体估值体系的扰动,但中免不管从利润弹性还是对标长期消费回流空间都具备充足空间,我们坚定看好其作为核心资产的高确定性估值溢价。 大跌之后配置价值凸显,维持“买入”评级。 【宋城演艺:重拾文化自信,剑指千亿王国】旅游行业景气回升之际,公司有望继续承载内循环下国内游、周边游市场的核心消费力量。 由于2021-2023年为异地扩张项目的密集落地期(上海、佛山、西塘、珠海),公司凭借以往出众的经营效率,项目爬坡期短、业绩兑现能力强,估值往往领先于业绩释放,短期兼具基本面和估值弹性。 长期来看,面对需求变化,公司主动向城市演艺和演艺谷模式升级迭代,借助在千古情异地复制中沉淀出来的选址定位、内容编创、管理效率等方面的能力,有望在城市演艺、演艺谷模式的探索中迎来第二增长极。 结合疫后恢复情况以及新项目业绩释放预期,略调整2020-2022年归母净利预测至-17.80/12.35/17.47亿元(原预测为-17.76亿/12.50亿/17.19亿元),对应EPS为-0.68/0.47/0.67元,新增2023年归母净利预测22.87亿元,对应EPS为0.87元。 公司作为演艺龙头,竞争壁垒深厚,短期复苏趋势明确,长期模式迭代潜力凸显;采用分部估值法测算公司市值空间约为793亿元,给予一年期目标价30.00元。 维持“买入”评级。 【建滔积层板:涨价周期盈利弹性凸显】建滔是全球覆铜板龙头,连续15年维持全球份额第一。 公司上游三大主材(铜箔、玻纤布/木浆纸、树脂)均为自产,成本优势显著。 2020H2至今,汽车、家电需求快速复苏,同时上游产能扩产不足,带动覆铜板涨价,公司盈利弹性显著,预计2021业绩将大幅增长。 中长期来看,公司持续稳健扩产,同时积极推进高频高速产品在服务器、5G通信领域的客户认证,未来高端产品占比有望提升。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