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汽车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海外财报总结,2021 年的中局思考-210418

《华创证券-汽车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海外财报总结,2021 年的中局思考-210418(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汽车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海外财报总结,2021 年的中局思考-210418(34页).pdf(3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0年全球汽车销量同比-14%。 2020年主要地区欧洲-18%、北美-19%、中国-6%,2020年疫情对海外影响超出预期。 2H20随着各国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企业复工、复产进度不断加快,产销步入恢复通道。 从恢复节奏看,中国从2Q20开始,其他各国从3Q20开始。 2020年财务表现:零部件强于车企,两者利润端被侵蚀。 1)营收:车企增速均值-12.1%,零部件增速均值-7.3%,零部件好于车企;2)毛利率:车企16.1%/-1.6PP,零部件20.2%/-1.5PP,均有下滑;3)EBITDA利润率:车企11.3%/-1.3PP,零部件12.6%/-0.6PP;4)净利润:车企受非经因素影响大,多数零部件两位数下滑;5)资产负债率:车企均值72%/+1.6PP,零部件均值60%/+3.4PP;6)ROE:车企0.8%/-7.5PP,零部件-1.3%/-8.1PP,净利润大幅下滑所致。 车企对2021年恢复持中性偏乐观预期,芯片短缺成主要制约。 疫情影响在2020年上半年集中体现,3Q20以来各地区产销逐渐恢复,大部分车企在此基础上对2021年需求恢复持中性偏乐观预期。 但由于前期预期不足、其他行业竞争产能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汽车芯片短缺自4Q20开始影响车企生产节奏。 阶段性的供需不匹配受多因素、多行业影响,问题解决进度较难预期。 假设Q3开始追回产量,预计芯片短缺全年对全球产量影响10%左右。 共性:芯片问题两面性,电动化、智能化持续加码。 海外车企自4Q20开始重视芯片短缺影响并成立专项小组,部分零部件企业跟随车厂停工,而汽车芯片零部件企业需求旺盛、开始涨价。 2020年全球销量下滑明显,新能源汽车却表现突出。 以特斯拉、中国新势力为代表的电动车企销量大幅增长、财务指标改善明显。 传统车企跟随特斯拉及中国新势力在电动化、智能化上持续加码,电池技术、纯电平台、自动驾驶和新车型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特性:新势力亮眼,传统零部件面临转型。 表现优秀的车企主要是特斯拉、中国新势力,传统车企此前颇受柴油门、召回事件等处罚事件的困扰,在2020年的低谷中逐步消化。 零部件企业表现分化,汽车电子、芯片相关企业复苏强劲甚至有增长,传统零部件企业开始投资布局新方向进行经营转型。 2021年供需多变,应把握利润弹性、电动智能超预期的机会。 芯片短缺影响汽车供给,但我们认为阶段性的供需不匹配可能带来的是需求的延后或升级,消费者对优秀产品愿意等待更久或支付更多。 在复苏背景下,应把握:1)份额恢复/提升下利润的超预期:车企、零部件在2018-2020年的行业下滑中已充分调整、精简自身业务结构,2021年边际利润向上的弹性、新项目量产的弹性都有超预期可能,这在我们年度策略报告中已有论述;2)电动化、智能化的超预期:2020年全球新能源迅猛增长,车企、零部件企业在电动智能上持续加码,2021年电动车供给爆发、需求有望被点燃。 此外,苹果、华为、小米、滴滴等巨头开始进军造车。 正如手机是移动互联网流量的入口,电动智能车被认为是下一代超级流量入口。 电动智能正在给行业带来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产品、创意、模式的流动和变革。 投资建议:坚定看好中国自主车企、零部件的份额恢复和提升;电动智能上中国车企紧随特斯拉,正在把握弯道超车机会。 继续推荐新品周期强劲的自主乘用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H/A、比亚迪、长安汽车;零部件推荐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增强的:豪能股份、精锻科技、贝斯特、新坐标,建议关注福耀玻璃;电动智能产业链:拓普集团,建议关注银轮股份;“瑕疵股”建议关注继峰股份、一汽富维、富奥股份、均胜电子、广汇汽车等。 海外标的建议关注:特斯拉、蔚来、小鹏汽车、大众汽车、戴姆勒、宝马、福特。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低于预期,芯片供给恢复过慢,原材料涨价持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