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证券-伟星新材-002372-零售业务复苏明显,现金流表现优秀-210417

《华安证券-伟星新材-002372-零售业务复苏明显,现金流表现优秀-210417(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安证券-伟星新材-002372-零售业务复苏明显,现金流表现优秀-210417(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主要观点: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51.05亿元,同比增长9.45%;实现归母净利润11.93亿元,同比增长21.29%。 2020H2业绩加速增长,毛利率保持稳定分季度来看,公司2020Q1-Q4实现营收5.64/12.41/14.16/18.84亿元,同比-27.88%/-6.25%/39.54%/22.03%;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6/2.70/3.78/4.58亿元,同比-33.84%/-13.70%/+51.76%/+57.60%。 2020年公司销售毛利率43.50%,同比下降2.93pct;如果剔除销售运费记入营业成本影响,2020年公司销售毛利率约为46%,同比基本持平,相比2020H1有所提升,我们判断与高毛利产品PPR管材的发货回升有关。 B端业务拓展深化,新品类逆势增长2020年公司管件合计销售量为26.54万吨,同比增长17.95%。 分产品来看,2020年公司PPR管材实现营收24.18亿元,同比减少0.90%;PE管材实现营收16.24亿元,同比增长24.29%;PVC管材实现营收7.36亿元,同比增长9.84%;防水、净水等其他产品同比增长16.01%。 PPR管材、PE管材和PVC管材毛利率分别为56.30%/35.81%/23.08%,同比下降1.57/2.29/3.35pct。 其中PPR管材2020H2营收同比增速19.55%,回暖明显,体现竣工复苏对C端需求的拉动,该因素我们认为2021年会加速演绎。 考虑到2020年受疫情影响,以基建为代表的工程业务复苏早于零售业务,公司毛利最高的PPR管材在2021年仍有较大业绩潜力待释放。 同时我们看好以防水、净水为代表的新品类实现比管材主业更高的营收增速。 PE和PVC管材2020年营收均实现正增长,体现公司B端业务拓展深化。 2020年公司市政工程业务持续结构性调整,同时聚焦重点客户与核心业务领域,积极把握市场机会,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建筑工程继续坚持以建筑给水、排水、采暖、消防四大系统为核心,有效把握全装修、旧改、房企集中化、高端化等市场机会。 现金流创造能力依然优秀费用率方面,公司2020年销售/管理(不含研发)/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0.64%/5.22%/-0.83%/3.06%,同比-2.65/+0.09/-0.11/-0.40pct;期间费用率总体同比下降3.08pct,主要是销售运费记入营业成本,但剔除该影响后公司销售费用率仍同比微降。 同时,公司继续保持了优秀的现金流创造能力,2020年经营性净现金流13.46亿元,同比增长4.52亿元;自由现金流同比继续提升1.74亿元,达到13.74亿元。 2020年净现比由去年同期的0.93提升至1.13,主要是公司对应收账款的管控能力增强。 传统优势区域保持韧性,业务扩张空间可期分地区来看,2020年公司在华东、华北和东北地区表现相对较好,营收同比增长分别为14.90%、12.70%和3.97%,考虑到华东地区2020H1营收同比下滑11.94%,2020H2回升较为明显。 华东地区是公司传统优势区域,营收占比46.87%,虽受疫情和降雨双重影响,业绩仍保持韧性,显示出公司在华东的强大竞争力。 此外,公司在中西部业务开拓力度加大,自2012年以来布局了重庆工业园一期项目和西安工业园两大重点项目。 我们测算重庆工业园一期还有1.5亿左右的年营收空间没有释放;西安工业园一期到2021年也将实现2.8亿元左右的新增营收规模,而按照6-12亿元年产值的长期规划,年新增营收规模将达5.8-11.5亿元。 投资建议公司在国内管材行业中具备强大品牌效应,零售与工程的双轮驱动有助于业务平稳发展。 同时,公司新品类开拓较为顺利,提供了新的业绩增长点。 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39/16.77/20.6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4/1.05/1.3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品类拓展不及预期;工程渠道开拓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