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中泰周期·大宗指南第 14 期:周期品周度运行变化-210418

《中泰证券-中泰周期·大宗指南第 14 期:周期品周度运行变化-210418(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中泰周期·大宗指南第 14 期:周期品周度运行变化-210418(26页).pdf(2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钢铁:根据3月钢产量数据测算的当月钢铁需求较2019年3月增长8.7%,增速较1-2月均放缓,考虑到外需强劲,3月钢材净出口较19年+14.5%,实际上3月内需增速放缓幅度更多。 需求增速的回落值得重视,从高频数据看,最近一周的钢材表观需求、建筑钢成交量同比也较前期显著放缓。 疫情后的需求上行可能已经接近尾声,但因为真实需求绝对水平仍处在高位,加上投机需求较强,因此市场尚未实际感受到降温,但按目前的增速放缓趋势,需求景气度的实质下行只是时间问题。 供应方面市场预期未来将有更多区域加入限产行列,如能实现,短期钢铁供应将进一步短缺。 在需求周期向下拐点出现前,行业仍将受益于供应限产,二季度行业盈利有望重回历史峰值,中报前可逢低布局半年报超预期的交易性机会,关注标的宝钢股份、华菱钢铁、方大特钢、南钢股份、三钢闽光、韶钢松山、马钢股份等。 煤炭:动力煤方面,本周动力煤价上升,秦港山西产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752.5元/吨,周环比上升3元/吨。 供给方面,三西地区煤矿安全环保检查频繁且严格,榆林与鄂尔多斯地区有部分煤矿减产或停产,总体供应偏紧。 需求方面,目前工业恢复向好,下游终端日耗维持高位,截至4月12日,沿海八省电厂煤炭库存可用天数仅为12.5天,显著低于正常水平。 4月6/9/10日,山西、贵州、新疆先后发生煤矿安全事故,国务院就贵州东风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切实抓好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工作(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严防特重大事故发生,近期各主产区都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把安全生产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虽然近期国家发改委号召增产增供,但考虑安全形势严峻,供应增量预计较为有限,同时电厂库存偏低,日耗水平较高,预计煤价仍然维持在中高位水平。 炼焦煤方面,本周京唐港山西产主焦煤库提价(含税)1630元/吨,环比增加30元/吨。 安全检查等因素导致供应减少,优质主焦、肥煤,跨界煤种气煤和贫瘦煤价格涨势强劲。 山东近期发文要求全省落实“三个坚决”行动方案,坚决淘汰落后动能等决策部署,到2021年,全省30万吨/年及以下8处煤矿全部关闭,合计产能240万吨,关闭退出19处采深超千米冲击地压煤矿,合计产能3160万吨。 山东地区主要以炼焦配煤为主,此次关停预计将影响焦煤总产能3%-4%,焦煤供应压力进一步增加。 焦炭方面,经历前期累计下跌800元/吨,本周唐山地区二级冶金焦价格为2000元/吨,周环比持平。 供应端焦企整体开工率高位小幅下滑,进入旺季下游钢厂开工回升。 本周钢厂焦炭库存及焦企厂内库存皆有所下滑,焦炭供需格局相比前期有所改善,叠加上游煤炭产业链偏紧,焦炭价格提涨预期增强。 重点推荐:2021年煤炭板块具有六大优势,一是有业绩(煤价中枢抬升),二是有分红(提升分红比例是大趋势),三有安全边际(估值6-7倍),四有抗通胀能力(企业盈利跑赢通胀),五有格局(行业前十占比约60%),六有主题(碳中和推动行业供给侧改革),持续看好煤炭行业投资机会。 动力煤股建议关注:陕西煤业(资源禀赋优异的成长龙头,业绩稳健高分红);中国神华(煤企巨无霸,业绩稳定高分红);兖州煤业(煤炭、煤化工双轮驱动,弹性高分红标的);中煤能源(煤炭产能仍有扩张预期,煤化工业务提供业绩弹性)。 焦炭股建议关注:金能科技(盈利能力强的焦炭公司,青岛PDH新项目将成公司增长引擎);开滦股份(低估值的煤焦一体化龙头);中国旭阳集团(焦炭行业龙头,市占率持续提升);陕西黑猫(成长逻辑强,量价齐升)。 焦煤股建议关注:淮北矿业(低估值区域性焦煤龙头,焦煤、砂石骨料、煤焦化等多项业绩增长点齐头并进);山西焦煤(炼焦煤行业龙头,山西国企改革标的);盘江股份(持续高分红,具有成长性的西南冶金煤龙头);平煤股份(高分红的中南地区焦煤龙头,减员增效空间大)。 有色:锂精矿延续紧张;海外经济持续修复,工业金属维持强势。 新能源产业链景气度持续上行,国内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1.6万辆和22.6万辆,同比增长2.5倍和2.4倍,欧洲六国(英法德挪威瑞典荷兰)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7万辆,同比增长151%;锂原料紧张不改,碳酸锂仍处上行周期中,碳酸锂报价较上周持平、锂精矿、工业级氢氧化锂、电池级氢氧化锂较上周分别环比上涨7.0%、2.7%、2.6%;钴价短期承压,但上行方向不改,MB标准级钴、金属钴报价分别下跌3.3%、4.4%,二季度预计原料紧张局面有所缓解,3C消费迎来传统淡季,钴价短期承压,但拉长周期看下游需求端持续向好,钴价上行方向不改;稀土永磁进入“量价齐升”阶段,本周国内氧化镨钕较上周下跌0.9%,钕铁硼N35毛坯报价较上周持平。 基本金属整体价格维持强势,本周国内下游企业开工率持续回升,逐步进入开工旺季,海外经济延续快速修复趋势,欧元区3月PMI及本周美国初领失业金人数均好于预期,同时国内提出碳中和发展战略,叠加国内双控考核压力,主要大宗品价格整体维持强势,LME锡、铅、铜、铝、锌本周涨跌幅分别为3.4%、3.2%、2.8%、2.3%、0.8%。 投资策略:1、新能源上游原材料锂钴稀土铜箔铝箔磁材等,“供给+需求+库存”三周期共振恰提供了布局窗口,中长期三年景气上行周期大方向不变。 2、基本金属,在双控考核、碳中和的政策预期下,高耗能行业存在供给收缩及整体成本曲线抬升的预期;更重要的是宏观面仍处于需求扩张期,基本金属价格强势或仍将维持。 建材:1)竣工持续修复:21Q1全国累计竣工面积同比20Q1和19Q1增速为22.9%和3.5%;一般玻璃产销量是竣工数据的前置指标,21Q1平板玻璃产量同比20Q1和19Q1增速为7.8%和11.6%,或预示着竣工景气有望延续。 持续推荐竣工修复及精装修边际放缓趋势下后周期C端品牌建材的投资机会,推荐北新建材、东鹏控股、伟星新材,建议关注大亚圣象;中长期持续推荐细分领域是龙头且持续进行品类扩张的东方雨虹、三棵树,建议关注坚朗五金,短期关注开工端、成本边际变化及估值情况;亦重点推荐估值低位但增长潜力较强的细分龙头科顺股份、亚士创能、蒙娜丽莎;建议关注中国联塑、帝欧家居。 2)水泥需求旺盛且价格超预期:一季度水泥产量4.4亿吨,同比20Q1增长46.8%,同比19Q1增长12%;3月水泥产量1.98亿吨,同比20年3月增长33%,同比19年3月增长10%。 水泥熟料价格继续保持上行,全国水泥均价457(环比+6,同比+27),全国库容比47%,环比-0.4pct,同比-14.9pct,绝大多数地区库容比均处于近5年最低水平。 中期看水泥需求预计仍处于平台期,看好低估值水泥板块的修复机会,重点推荐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天山股份,建议关注中国建材。 3)玻纤供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3月以来电子纱两次提价,截至本周达到1.55~1.6万元/吨,我们预计热塑、电子价格仍将超预期上涨,预计下半年行业以稳量稳价为主,下一轮底部龙头盈利有望大幅提升,当前市值性价比较高,推荐中国巨石、中材科技、山东玻纤、长海股份。 4)玻璃价格高位延续上涨:本周末白玻价格2251元,环比+35元,同比+801元;周末行业库存3233万重箱,环比-125万重箱,同比-2049万重箱,为近5年低位。 平板玻璃受益于竣工,需求韧性强且供给端几乎无新增,价格高位维持,环比+1.6%,同比+55.2%,而库存维持在低位,库存天数12.1,盈利韧性强,除平板玻璃外,龙头企业持续拓展光伏、药用、电子等新品类,持续重点推荐旗滨集团。 5)新材料领域持续推荐需求集中在军工和半导体等2个长期成长性强的行业,且自身具备较强技术和成本优势的龙头菲利华,石英股份。 6)本周建材行业公司20年及21Q1业绩持续披露,北新建材一季度业绩超预期,竣工持续修复下石膏板量价齐升,预计净利润增速可达1404.52%-1645.24%;东方雨虹发布2020年报,净利率创历史新高,品类持续扩张叠加一体化经营助力高速发展。 化工:涤纶长丝库存下降,看好景气持续向上。 传统大宗仍在寻底,龙头价值穿越周期。 受经济周期及疫情全球蔓延影响,化工行业中传统大宗产品处于下行趋势之中。 作为化工行业主体,2021年2月份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PPI当月同比上升4.00%,连续两月为正。 建议关注质地优异、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周期下行期,龙头企业扩大优势,同时估值明显偏低,或实现穿越周期,如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新和成、荣盛石化、桐昆股份、恒力石化。 新材料:积极拥抱产业革新与供应链重塑。 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终端需求革新,带动高端制造产业升级和发展。 在此过程中,产业革新会对材料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 建议关注产业革新与供应链重塑标的:雅克科技、万润股份、国瓷材料。 此外,建议关注优质成长性公司:海利得。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下滑导致需求承压;供给端压力持续增加。 政策调控力度过大;可再生能源替代;原油价格、金价波动,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等风险;2B端企业资金周转不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