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宝丰能源-600989-业绩符合预期,布局太阳能制氢保障长期发展-210418

《中泰证券-宝丰能源-600989-业绩符合预期,布局太阳能制氢保障长期发展-210418(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宝丰能源-600989-业绩符合预期,布局太阳能制氢保障长期发展-210418(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1)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报,当季实现营业收入49.79亿元,同比增长37.94%,归母净利润17.28亿元,同比增长110.2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99亿元,同比增长121.69%。 2)公司公告拟以自有资金10亿元设立子公司,通过太阳能发电制取绿氢用于化工生产,减少煤炭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点评:产品价格上行推动业绩环比提升。 根据Wind资讯,2021年一季度OPEC一揽子原油均价59.99美元/桶,较四季度上涨16.03美元/桶,原油价格上行推动烯烃价格提升,公司一季度聚乙烯及聚丙烯销售均价分别为7079.50元/吨和7514.52元/吨,环比提升349.91元/吨和83.77元/吨,一季度公司合计销售聚烯烃31.34万吨,其中PE、PP销量分别为18.34万吨和13.00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2.98亿元和9.77亿元,成本方面,主要原材料原煤、精煤、动力煤采购均价分别为449.43元/吨、720.08元/吨和308.97元/吨,同比上涨111.12元/吨、81.64元/吨和69.95元/吨,叠加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烯烃产品营业成本同比增加1.09亿元。 焦炭方面,受落后产能淘汰、环保限产等影响,公司焦炭价格上行明显,一季度销售均价1717元/吨,环比上行353元/吨,销量102.79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7.64亿元,因外购精煤价格同比上涨,焦炭产品成本同比小幅增加1473.80万元,焦炭价格上行显著提振公司盈利。 新项目持续推进、成长性凸显。 2020年9月,宁东三期50万吨/年煤制烯烃与50万吨C2-C5综合利用制烯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甲醇与烯烃装置计划于2022年底投产,25万吨/年EVA装置计划于2023年投产。 300万吨/年焦化多联产项目建设工作有序推进,计划于2021年底建成投产,配套的苯加氢扩建至12万吨/年、焦油加工扩建至40万吨/年。 此外,为优化公司战略布局、巩固公司主导产品烯烃的产能规模优势,公司拟在内蒙古乌审旗建设4×10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项目总投资为673亿元,项目资金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30%、银行借款或其他方式融资70%,争取与2023年建设完成。 公司新项目有序推进,成长性凸显。 设立子公司扩大太阳能制氢业务,保障绿色发展。 公司于2019年启动了200MW光伏发电及2万标方/小时电解水制氢储能及综合应用示范项目,项目采用“新能源发电+电解水制取绿氢绿氧直供煤化工”的新模式,将所产氢气、氧气直接送入化工装置,实现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开辟了一条经济可行的实现碳减排的科学路径。 目前已部分建成并已投入生产,综合成本可控制在1.34元/标方。 根据公司测算,远期按照1标方氢气消耗5.2度电,用电成本为0.63元,制氢设备的折旧、人工、辅助等成本约0.07元/每标方氢,每方氢气的成本可控制在0.7元,与目前化石能源制氢成本每标方0.6元接近。 公司计划通过以新能源制取氢气模式使公司发展不受煤炭资源的制约。 盈利预测和估值。 公司目前已经形成具备明显竞争优势的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 2020年低油价背景下,公司盈利能力依旧突出,显示极强韧性。 随着公司新项目的不断推进,公司产能将持续增长,带动公司业绩持续向上。 预计公司2021/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08/74.02/89.40亿元,对应EPS为0.79/1.01/1.22元,对应PE为19.8/15.5/12.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大幅波动;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企业经营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