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物业管理行业重大事项点评:并购火热背后的机遇和风险-210419.pdf
大小:25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物业管理行业重大事项点评:并购火热背后的机遇和风险-210419

中信证券-物业管理行业重大事项点评:并购火热背后的机遇和风险-210419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物业管理行业重大事项点评:并购火热背后的机遇和风险-210419(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物业管理行业重大事项点评:并购火热背后的机遇和风险-210419(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融创服务购得彰泰服务,显示并购市场热度继续上升。

不过,评价物管公司并购得失的关键在投后整合,不在并购价格。

展望未来,由于物业管理权高度分散,可并购标的并不少,且外拓竞争仍不算十分激烈,我们相信虽然二季度并购仍有升温可能,年内则可能走向均衡。

事项:4月16日,融创服务公告,公司拟以8亿元购买彰泰服务80%的股权。

1月7日时,永升生活服务曾经公告以4.34亿元购买彰泰服务65%的股权。

4月14日,永升生活服务终止相关收购。

这也是物业管理第一次出现一家上市公司公告的并购标的,很快被另一家取得的情形。

彰泰服务估值不便宜,并购市场火热。

融创服务以10亿元的对价并购彰泰服务,对应标的2020年8331万的净利润,即2020年12倍PE。

但值得注意的是,永升生活服务曾披露,彰泰服务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收入分别有1.93亿元和1.08亿元,融创服务此次也披露,彰泰服务在2020年底在管面积有1197万平米。

以2019年彰泰26.6%净利润率而言,显著高于绝大多数物管企业(且目前看2020年净利润率或许更高)。

被并购标的可能存在较多的非业主增值服务业绩,这一对价并不能算便宜。

同一标的在三个多月的时间,总对价跳升50%,也表明2021年物业管理并购市场热度继续上升。

并购本身事出有因,不能因为对价问题就质疑并购合理性。

市场火热,标的对价上升,但也不能说融创服务并购就是错的。

第一、行业正处规模经济跃升关键期,规模是分摊中后台科技提效成本,培育增值服务的关键。

一旦企业规模落后,可能就无法参与行业规则的重构。

第二、融创服务估值远高于并购彰泰服务估值。

以市值/在管面积而言,2020年底融创服务为468元/平方米,彰泰服务此次为84元/平方米。

优秀企业如有能力并购和整合提效,则资本市场会给予企业持续融资机会,加速企业做大。

资本市场给予了头部物管公司以持续花钱的机会,花好钱虽然不容易,但不花钱或意味着在高成长赛道可能落于人后。

判断并购成败的核心不是对价,而是投后整合。

和房地产等行业不同,现有信息不足以判断融创或者永升究竟孰对孰错。

轻资产公司并购主要看投后,而具体到此案例,关键在于:1、底线情形:彰泰能否持续接盘,至少不丢盘。

彰泰的用户满意度是否稳定,核心员工是否稳定。

目前看,由于融创和彰泰的合作也涉及地产领域,本次并购整合的结果大概率会优于底线情况。

2、中间状态:彰泰是否能够丰富融创服务产品线和地域布局,是否能成为独立第三方外拓主体。

这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3、理想状态:彰泰能和融创在科技、管理等诸多方面有机融合,高度协同,融创在科技和增值服务方面更进一步加速,构建良性生态。

考虑到融创服务独立发展时间尚短,我们判断要实现理想状态是有很大难度的。

并购市场或在2021年内走向均衡。

我们认为,虽然大物业管理公司手握巨量资金,但行业高度分散,中小物管公司数量很多。

并购对价越来越高,不少买家可能另辟蹊径,开始扩充投拓团队,寻求规模更小的并购机会(500万平米以下的公司)。

如果以每平米在管面积50元的对价(我们假定彰泰存在开发企业潜在交付和区域集中溢价),即一个10万平米物管项目对价500万元,则我们深信有大量小物业管理公司愿意让渡物业管理权。

而且,企业也可以以消费者补贴的方式外拓获盘(类似于10万平米的小区一次性补贴200万修缮设施)。

一部分从业者以传统思维,视消费者补贴为非理性行为,实际上消费者补贴更有利于提升满意度,在争夺规模的关键期有出现的必要。

我们判断,并购热度不会无休止上行,下半年物业管理公司并购对价上行空间不大。

除了买物业管理权之外,企业还会致力于买入人才和品牌,并愿意为之支付溢价。

风险因素:并购方式介入项目时间晚,单盘盈利可能不如新盘外拓,对企业整合考验也更大的风险。

并购是成功和失败的加速器,整合能力是关键,优秀企业不应拒绝并购,也不应盲目并购。

我们认为,由于缺乏整合能力,行业会出现若干并购失败的典型。

缺乏并购整合能力的公司,往往出现并购后丢盘,核心人员离职等寰常也无法打通并购买卖方的中后台体系,推动提效。

但这不应成为优秀企业拒绝开展并购的理由。

值此行业集中度跃升的关键时期,一旦企业掌握整合技巧,并购将有效提速企业规模经济。

当然,并购只是手段,如果企业有其他手段增加规模,以提升效率,不并购也无可厚非,例如绿城服务则长于第三方外拓。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当前物业管理行业的成长,关键是拼规模,拼效率,拼品牌,拼满意度,底层是科技和管理。

我们看好物管龙头,推荐绿城服务、世茂服务、华润万象生活、金科服务、碧桂园服务、保利物业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