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第58期(总第494期):英国金融机构向欧盟迁移,伦敦金融城地位遭削弱-210419

上传日期:2021-04-19 10:22:13 / 研报作者:蒋效辰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第58期(总第494期):英国金融机构向欧盟迁移,伦敦金融城地位遭削弱-210419.pdf
大小:22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第58期(总第494期):英国金融机构向欧盟迁移,伦敦金融城地位遭削弱-210419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第58期(总第494期):英国金融机构向欧盟迁移,伦敦金融城地位遭削弱-210419
文本预览: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第58期(总第494期):英国金融机构向欧盟迁移,伦敦金融城地位遭削弱-210419(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第58期(总第494期):英国金融机构向欧盟迁移,伦敦金融城地位遭削弱-210419(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英国新金融智库(NewFinancial)发表最新研究报告,据保守估计,英国退出欧盟后,已有超过440家金融机构将业务转移至欧盟,远高于2019年该研究报告显示的269家金融机构,涉及9000亿英镑和7400个工作岗位,保险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已经转移超过1000亿英镑的资金。

由于英国处于退出欧盟初期,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和员工迁移造成阻碍,实际迁移数量可能远高于预期,预计未来几年内将有更多金融机构和资产离开英国。

该研究报告事关重大,涉及英国经济体量的7%和110万个就业岗位。

主要关注点如下。

第一,英欧贸易协议未涵盖金融服务是金融机构向欧盟迁移的主要原因。

首先,贸易协议在涉及金融服务业的双边跨境业务方面空缺。

2020年底,虽然经过数轮激烈谈判后,英欧双方终于达成贸易协议,英国避免了“无协议脱欧”,但涉及大量跨境业务的金融服务业未包含在贸易协议中。

这意味着总部位于英国的金融公司无法在欧盟开展业务,可能导致短期内英国金融业务流失,甚至造成长期风险,对于伦敦金融城是一项严重打击。

部分金融机构表示,由于监管方面不确定性增加,其可能被迫将与欧盟有关的业务搬离伦敦。

其次,协议“脱欧”后,英国曾尝试推进英欧金融服务准入协议以渡过协议空白期,但由于英国宣称双方在金融服务谈判上采取“对等原则”,欧盟表示不大可能批准这些准入。

英国议会报告称,伦敦金融城可能最好留在欧盟金融服务城市以外,否则将不得不牺牲规则制定的自治权来获得全面准入和许可。

尽管如此,双方依然在密切关注金融服务准入“对等”协议的出现。

英欧曾在2021年3月26日就金融监管合作框架达成一致,双方将英国和欧盟监管机构共享信息设定条件,虽然不代表英国庞大的金融业务能继续向欧盟客户销售产品和服务,但对于双方的金融服务谈判是个积极信号。

第二,欧盟诸多城市将由此受益。

报告显示,爱尔兰都柏林、法国巴黎、卢森堡、德国法兰克福、荷兰阿姆斯特丹都将成为受益者。

搬离的金融机构数量方面,135家金融机构搬至都柏林,其次是搬至巴黎的102家、卢森堡95家、法兰克福63家,以及阿姆斯特丹48家。

资产方面,法兰克福将获得最大的长远利益。

同时,“脱欧”后,大量欧元计价的股票和衍生品交易从伦敦转移至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已取代伦敦成为欧洲最大的股票交易中心。

就业方面,金融业务转移带来专业人才和就业岗位移至欧盟,在创造的7400岗位中,巴黎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与此同时,英国金融业务转移至欧盟将带来金融行业功能的重新分配,增加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

第三,伦敦仍将是欧洲主导金融中心,但影响力将被削弱。

一方面,2021年3月17日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29)排名显示,纽约、伦敦、上海排名前三,伦敦保持了第二名的金融中心排位,仍领先其他欧洲城市。

面对欧盟城市金融中心地位上升,英国外交大臣表示,伦敦金融中心地位的真正挑战来自纽约、东京等城市,而非欧盟金融中心。

另一方面,伦敦虽然仍是全球银行业进入欧盟的门户,但未来其金融机构接触欧盟客户的渠道将面临不确定性。

“脱欧”后,英国与欧盟在金融服务领域260亿英镑的年度贸易顺差将减少,伦敦金融中心的影响力可能被削弱。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