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信达证券-电子行业周报:汽车、VR共振,电子产业的下个十年-210420

上传日期:2021-04-20 10:17:23 / 研报作者:方竞李少青 / 分享者:1005686
研报附件
信达证券-电子行业周报:汽车、VR共振,电子产业的下个十年-210420.pdf
大小:95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信达证券-电子行业周报:汽车、VR共振,电子产业的下个十年-210420

信达证券-电子行业周报:汽车、VR共振,电子产业的下个十年-210420
文本预览:

《信达证券-电子行业周报:汽车、VR共振,电子产业的下个十年-210420(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达证券-电子行业周报:汽车、VR共振,电子产业的下个十年-210420(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HuaweiInside引领自动驾驶新浪潮。

4月17日,极狐发布搭载首款搭载华为HI版车型阿尔法S。

该车搭载了算力达400TOPS的华为芯片,并且采用了3颗96线半固态激光雷达、6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以及9颗ADS摄像头、4颗环视摄像头,可实现城市全场景L2.5级自动驾驶。

4月18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2021新品发布会召开,发布了智能座舱、4D成像雷达、智能驾驶计算平台、自动驾驶开放平台以及智能热管理系统五大新品。

其中主要的硬件产品有麒麟9610车机模组、AR-HUD、华为车载智慧屏、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810、4D成像雷达等。

自动驾驶大势所趋,光学/AR产业链最为受益。

伴随着自动驾驶方案的持续演进,车载摄像头无论量与质均有显著提升。

特斯拉Model3搭载了8颗摄像头,蔚来发布的ET7搭载11颗摄像头,极狐更是使用13颗摄像头。

此外,华为的AR-HUD还将AR与车载显示相结合,使用硅基液晶技术将行车信息直观展示,拓宽了AR的应用落地范围。

我们看好车载光学龙头韦尔股份、舜宇光学,以及在AR领域储备雄厚的歌尔股份。

此外,从产业链协同角度来看,小米集团前期公告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华为逐步打造HiCar车载软硬件生态,电子品牌厂商齐聚车载领域。

相较日益拥挤的智能手机赛道,智能汽车赋予供应链厂商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原智能机供应链厂商有望乘此东风切入汽车电子产业。

VR持续热销,有望接替手机成为消费电子成长新动力。

Quest2热销,Facebook投入持续加码:2020年三季度,Facebook发布OculusQuest2代,新品发布之后一直处于热销状态,圣诞期间的预定到货时间曾长达一个月,目前虽到货日期恢复正常,但仍限购3台。

从Facebook的收入来看,其4Q20的非广告收入显著受益于Quest2的发布。

且Facebook的投入规模正不断加大,据Information网站的统计,Facebook的AR/VR事业部员工数在2017年约为1000人,而目前员工数已经超过一万人,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VR连接数快速抬升,发布会夯实内容基础。

从Steam游戏平台的VR连接量来看,OculusQuest2代发布后,在Steam联机的比例快速提升,已经成为游戏玩家中的主流的VR设备。

内容端而言,自2020年Alyx发布,优质游戏层出不穷,Facebook亦将于4月22日举办OculusGamingShowcase线上发布会,届时如《星球大战》、《PistolWhip》、《LoneEchoII》(知名开发商ReadyAtDawn新作,该工作室开发过《战神》等3A游戏)等大作均有望上线。

建议关注AR/VR产业链龙头公司歌尔股份。

其他行业:近期电子行业热点事件频发,4月16日路透社报道美国国会参议员信件中涉及对14nm以下的中国芯片公司实施EDA等工具的出口管制。

通过查阅原文,我们认为此次提议主要针对军事应用,同时提议官员为共和党议员,此次提议更多为政治意图,正式落地可能性不大。

此外面板双子星也于上周发布1Q21业绩预告,在行业景气度上行期双双实现了同比高增,目前市值仍被低估,坚定看好。

投资评级:近期汽车电子及AR/VR行业,均有诸多利好落地。

AR/VR有望接替智能机成为消费电子的主力形态,而汽车电子则开辟了更具想象力的全新赛道,共同引领电子产业的下个十年。

建议关注AR/VR产业链龙头歌尔股份,以及自动驾驶相关标的韦尔股份、舜宇光学、联创电子等。

风险因素:市场竞争加剧;疫情持续,影响需求;技术渗透不及预期;中美贸易纠纷风险,半导体景气度下行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