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证券-中望软件-688083-一季报收入增速超预期,携手华为发力3D领域-210420

《华西证券-中望软件-688083-一季报收入增速超预期,携手华为发力3D领域-210420(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西证券-中望软件-688083-一季报收入增速超预期,携手华为发力3D领域-210420(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概述4月20日,公司发布2020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4.56亿元,同比增长26.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35.2%。 同时,公司发布了2021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0.85亿元,同比增长52.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78.5万元,同比增长52.8%。 一季报收入增速超预期,持续高研发投入牵手华为加速3D产品迭代1、2020年公司收入端增速逐季加速,2021年Q1增速超预期。 2020年公司营收增速为26.3%,相较于前两年放缓主要是因为疫情影响正常的产品销售。 事实上,相较于2020年前三季度24.5%的收入增速,2020年Q4季度为29.5%,呈加速态势。 2021年Q1季度,公司营收增速更是高达52.1%,远高于此前招股书34%-40%预测区间,一季度收入增长超市场预期。 2、研发费用率高达33%,高端研发人员来自海内外顶尖名校:2020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51亿元,同比增长39.95%,高于同期收入增速。 公司实行100%研发费用化,研发费用率由2019年的29.91%提升3.23个百分点至33.14%。 2020年公司研发人员薪酬为30.6万元,相比2019年提升了2.2万元,研发人员来自于包括剑桥大学、康奈尔大学、浙江大学在内的海内外顶尖名校,以上数据均能看出公司对研发的高度重视。 3、华为是公司第一大客户,牵手华为加速3DCAD产品的研发迭代。 2020年公司来自华为的销售收入为1834万元,占销售总额的4%。 对比2019年来自华为299万元的应收账款(产品型的公司,应收款实际就是销售额尚未确认收入),同比增长了6倍。 事实上,华为不仅仅是公司最大的客户,也是公司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通过与华为对3DCAD产品的共同研发与合作,有望加快公司3D产品的迭代与更新,加速产品竞争力的形成。 未来2-3年2D市场有望逆转,3D和CAE成熟是中望的重要里程碑1、未来2-3年中国2DCAD市场格局有望逆转,中望逐步赶超Autodesk。 目前,中望在2D领域产品功能已经成熟,在国产化趋势,许多央企缩减了国外工业软件的采购预算,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国产品牌。 我们认为,未来3-5年中国2DCAD市场竞争格局有望逆转,中望市场份额有望快速提升,赶超甚至超越Autodesk成为国内2DCAD市场龙头的地位。 2、3DCAD的成熟是中望软件未来3-5年的第一个里程碑。 与2D主要用于画图不同的是,3D主要用户数据建模,这就需要3DCAD产品具备非常强大的内核。 中望是唯一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内核的国产厂商,拥有Overdrive3D几何建模内核,相较于Parasolid(西门子)、ACIS(达索),成熟度有待完善。 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叠加华为的共同助力,公司有望在3-5年内打造成熟的3DCAD产品,解决中国在CAD软件领域长期被“卡脖子”的问题,奠定国产CAD第一品牌的地位。 3、ZWSim-EM的成熟是中望软件未来5年以后的第二个里程碑。 2019年推出了首款全波三维电磁仿真软件ZWSim-EM,标志着中望软件从CAD向CAE的迈进,即从工业设计领域向仿真分析的延伸。 事实上,3DCAD就是作为仿真分析产品CAE最好的衔接工具。 长期来看,中望将打CAD/CAE/CAM为主的产品矩阵,实现了工业设计、工业制造、仿真分析、建筑设计等关键领域的全覆盖,成为能够比肩达索的世界一流工业软件供应商。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产CAD软件龙头,我们看好2021-2023年2DCAD业务对整体收入的贡献;中长周期来看,公司3DCAD产品和CAE产品将成为公司主要增长驱动力。 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1-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59/9.53/13.91亿元,同比增长44.5%/44.5%/46%;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9/2.45/3.56亿元,同比增长40.1%/45.4%/45.1%。 考虑到我国CAD国产化趋势确定,叠加华为战略合作的影响,持续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使制造企业IT预算下降;国产CAD软件替代不及预期;公司3D新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