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华创证券-【宏观专题】迈开碳中和的脚步系列四:中国的“碳”都在哪?-210420.pdf
大小:144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创证券-【宏观专题】迈开碳中和的脚步系列四:中国的“碳”都在哪?-210420

华创证券-【宏观专题】迈开碳中和的脚步系列四:中国的“碳”都在哪?-210420
文本预览:

《华创证券-【宏观专题】迈开碳中和的脚步系列四:中国的“碳”都在哪?-210420(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宏观专题】迈开碳中和的脚步系列四:中国的“碳”都在哪?-210420(23页).pdf(2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前言:本篇报告重点关注全球的碳排放概况、中国碳排放的区域、行业分布,并以此来分析,2030年碳达峰压力下,可能受影响较大的行业、区域。

以及中国实现碳达峰的可能路径。

行业角度,我们发现与全球相比,中国的碳排放来源既有类似的地方(电热行业排放了四成以上的碳),也有差异。

中国除了电热行业之外,一些高耗能制造业也贡献了较多的碳。

而全球,第二大碳排行来源是交通运输业。

这意味着,中国的碳减排,既会与全球一样,发展零碳电力。

也会结合自身国情,对一些高耗能行业施加减排压力。

区域角度,中国目前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

中国内部分省来看,山东、江苏、河北和内蒙古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高。

宁夏、内蒙古、新疆和山西的碳排放强度最高。

宁夏和内蒙古碳排放年复合增速最高。

后续受影响最大的省份,可能更多取决于中央对各省的减排目标是控总量、还是控强度、还是控碳排放增速,亦或三者都有。

但大体而言,碳排放总量大、强度大、增速快的省份,或者产业结构过于依赖高耗能行业的省份,受政策冲击可能会较大。

全球视角看碳排放的来源(一)分国别:从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看,中国现在是最大的碳排放国。

2019年,全球排放二氧化碳364亿吨,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102亿吨,占全球排放量的27.9%。

但从累积角度(1750年以来),中国并不是最大的碳排放贡献国。

从人均碳排放的角度,中国人均碳排放不算最高。

(二)分行业:据IEA统计,全球电力和热力生产行业贡献42%的二氧化碳排放,工业、交通运输业分别贡献为18.4%和24.6%。

中国的情况是,电力和热力生产行业贡献51.4%,工业、交通运输业分别贡献27.9%、9.7%。

中国碳排放来自电热、工业的占比相比全球更高。

中国视角看碳排放的来源(一)总体看:未来十年,随着经济增速中枢继续下行,碳排放强度目标(2030年相比2005年碳排放强度降低65%以上)的逐步实现,碳排放增速中枢将进一步降低。

(二)分行业看:我国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是高耗能行业,尤其是电热气水生产业。

据CEADs数据统计,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六大高耗能行业。

其中电热气水生产占比最高,2017年占总排放量的46.6%,较2000年占比还增加3.3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017年占比在18.9%,且较2000年占比增加了5.1个百分点;其他四个高耗能行业排放2017年合计占比是18.1%,较2000年占比降低了0.9个百分点。

预计电热气水生产和供应业等高耗能行业最易受到政策影响。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2021年发布的《中国2060年前碳中和研究报告》,给出了更具体的减排测算,预计未来电力生产等能源活动将承担总减排量之比的81%。

(三)分区域看:我们分析各省的排放总量、排放强度(单位GDP排放量)、排放增速,“三高省市”(总量高、强度高和年复合增长率高)有内蒙古和新疆,“三低省市”(总量低、强度低和年复合增长率低)有北京,总量低、强度高和年复合增长率高的代表性省市有宁夏。

后续受影响最大的省份,可能更多取决于中央对各省的减排目标是控总量、还是控强度、还是控碳排放增速,亦或三者都有。

若是控强度为主,则工业尤其是高耗能行业依赖度较高的省份,会受政策冲击较大。

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或在于零碳电力我国零碳电力的现状、可能的发展路径,参见正文。

风险提示:碳中和进度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