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信证券(香港)-比亚迪股份-1211.HK-刀片电池,超级混动双箭齐发-210408

上传日期:2021-04-22 10:17:13 / 研报作者:韩卫东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国信证券(香港)-比亚迪股份-1211.HK-刀片电池,超级混动双箭齐发-210408.pdf
大小:51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信证券(香港)-比亚迪股份-1211.HK-刀片电池,超级混动双箭齐发-210408

国信证券(香港)-比亚迪股份-1211.HK-刀片电池,超级混动双箭齐发-210408
文本预览:

《国信证券(香港)-比亚迪股份-1211.HK-刀片电池,超级混动双箭齐发-210408(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香港)-比亚迪股份-1211.HK-刀片电池,超级混动双箭齐发-210408(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新能源车销量维持良好势头根据公司公告的数据,比亚迪股份2021年3月共销售汽车40817辆,同比增长33.4%%;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24218辆,同比大增约97.4%;燃油汽车销量16599辆,同比下降约9.5%。

2021年一季度,公司汽车销量录得10.4万辆,同比增长约70%%;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54751辆,同比暴增约146.7%;燃油汽车销量49394辆,同比增长约26.4%。

公司一季度汽车销量大增,一方面是去年基数较低,另一方面,公司新能源车产销状况仍然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良好发展态势。

一季度盈利能力有所波动2020年全年,公司录得收入1534.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约26%。

股东应占净利润42.34亿元,同比增长约162%。

2020年公司毛利同比增加50.7%至272.4亿元,总体毛利率录得17.75%,较上年增加2.91个百分点。

公司2021年业绩总体表现较佳,主要推动因素在于:汽车业务板块收入大增;整体运营效率提升;新产品毛利上升。

公司预计2021年一季度盈利2-3亿元,环比将有较大幅度的下滑。

我们认为其可能原因在于:季节性因素对销量产生影响;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新能源车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超级混动即将开始发力2021年3月上旬,公司新增车型秦PLUS正式上市。

先期上市的车型搭载了公司最新的DM-i超级混动技术,主打经济性、同时兼顾性能。

该车型亏电油耗仅为3.8L/100km,而满油满电的情况下综合续航则高达1200公里左右。

3月下旬,宋PLUS超级混动版正式上市。

该车型同样具备超低油耗加超长续航之特征。

此外,同样搭载超级混动系统的唐DM-i亦将于4月份正式上市销售。

公司的超级混动动力系统,亮眼之处在于超低油耗和超长续航,同时相关车型定价仅略高或大致相当于同级别传统燃油车。

根据公司介绍,目前超级混动车型订单状况非常良好,随着后续产能的不断提升,相关车型销量有望持续走高。

我们认为,超级混动技术有望显著提升比亚迪旗下车型的市场竞争力,进而推动公司未来汽车销量的持续高增。

纯电车将全部配备刀片电池2021年4月上旬,公司新增车型秦PLUS、宋PLUS纯电版正式上市,2021款唐EV、2021款e2亦于同期上市。

这四款车型均搭载了公司特有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系统。

与此同时,公司宣布从四月份起,公司旗下全系纯电动乘用车型,将开始全面搭载刀片电池。

公司首款搭载刀片电池的车型“汉”,自上市以来销量迅速走高,去年11月销量顺利破万。

随后几个月除2021年2月(春节)以外,其它月份销量均保持在一万辆以上。

我们认为,公司有望依靠其高安全性的刀片电池技术,塑造旗下车型独有的竞争优势。

而随着公司旗下乘用车全面配备刀片电池,我们认为后续公司纯电车销量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并且公司品牌亦有望在纯电动车市场赢得稳固的领先地位。

盈利预测我们预测公司2021年股东应占净利润约51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将增长约20%。

我们预计公司主营之新能源汽车业务延续高增长、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经营状况持续稳健增长将是公司盈利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估值与投资评级比亚迪股份(01211.HK)港股股价于2021年4月8日收盘价178元,对应PB约7.5倍。

公司核心业务之新能源汽车、手机部件及组装目前均呈现全面向好趋势,而且动力电池业务未来增长空间非常广阔,芯片业务未来亦有较多看点。

公司在新能源整车、动力电池及其它重要部件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相当牢固,产品布局方面同样相当领先。

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公司仍是港股新能源车领域无可替代的优质标的,维持买入评级。

(注:以上数据均来自于上市公司公告、公司官网、汽车之家、Wind,国信证券(香港)研究部整理)风险提示国内车市恢复不及预期,新能源车市竞争恶化,电池业务拓展不顺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