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融证券-宏观研究月报:生产和需求轮动,社融加速下行,经济正在寻顶-210422

上传日期:2021-04-23 10:17:38 / 研报作者:张志刚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国融证券-宏观研究月报:生产和需求轮动,社融加速下行,经济正在寻顶-210422.pdf
大小:169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融证券-宏观研究月报:生产和需求轮动,社融加速下行,经济正在寻顶-210422

国融证券-宏观研究月报:生产和需求轮动,社融加速下行,经济正在寻顶-210422
文本预览:

《国融证券-宏观研究月报:生产和需求轮动,社融加速下行,经济正在寻顶-210422(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融证券-宏观研究月报:生产和需求轮动,社融加速下行,经济正在寻顶-210422(26页).pdf(2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经济稳中向好态势延续。

一季度GDP增速为18.3%,基本符合预期。

生产有所放缓,或因“就地过年”生产前置所致。

需求端继续向好,尤其是消费大幅超预期,餐饮等线下消费恢复较快;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地产韧性较强,天气转暖基建有所提升,制造业投资弱复苏;欧美供需错配逻辑边际减弱,但出口仍维持较高景气。

3月社融增速大幅下降,信贷虽好,但地产调控不断升级,经济或到二季度确认顶点。

展望二季度,地产高压持续,社融将继续下行,经济顶也将逐步到来,增速呈冲高回落。

经济驱动力分化将逐步兑现,生产由需求带动仍值得期待,但投资逐步让位于消费。

具体而言,地产有所弱化,基建或呈弱复苏,消费和制造业投资成为主要增长源,出口仍将维持高景气。

保持货币政策“稳货币+紧信用”的判断,央行一季度例会已删除“不急转弯”的表述,我们认为,二季度或是政策“转弯较陡”的阶段。

具体来看,3月内需延续恢复,海外复苏加快,内外需旺盛推动经济维持较高增长。

1)3月工业增加值近两年平均增速为6.2%,略低于预期。

一是受“就地过年”影响,生产前置,导致1-2月生产偏高;二是大宗商品上涨过快导致企业利润承压,生产预期上有所观望;三是碳中和及环保限产压力下,全国高炉开工率明显下滑。

但内外需仍旺盛,后续生产仍有阶段性上行动力。

2)需求端持续向好基调不变,消费大幅超预期,出口维持高景气,投资稳步增长。

消费大超预期,餐饮零售等线下消费虽仍处低位但恢复步伐有所加快,清明节假期旅游出行人数达到2019年同期的94.5%,电影票房也突破历史同期最高记录,预计劳动节线下消费将大幅增加。

出口替代逻辑正在边际减弱,越南、韩国等国家出口增速快速恢复,但外需强劲,出口景气度仍存,后续来看,全球经济进入快速恢复期,我国外贸仍有较强韧性。

投资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平稳恢复。

地产仍保持韧性,但竣工及土地成交面积有所下降,叠加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后续地产投资高增速难以维系;天气转暖,地方专项债下达,基建投资有所恢复,但后续难有超预期表现;制造业投资恢复趋势明显,企业中长期贷款维持高增,后续制造业或为主要亮点。

整体来看,内需加速回暖,经济复苏后继有力。

3)社融增速大幅下滑,信用收紧趋势加速,结构上房地产调控已成高压,制造业企业贷款仍继续发力。

整体来看,社融增速下滑主要在于去年疫情放水导致社融高基数,加之目前货币回归中性,信用收紧共同导致。

但信贷仍超预期,企业中长期贷款和居民按揭贷款持续高增,融资需求旺盛。

我们认为,在非常规政策退出,信用周期收紧背景下,为防范系统性风险,保持宏观杠杆的稳定性,二季度社融增速大概率延续下行,继续维持上半年社融信贷前高后低的判断。

4)3月季节性原因及内外需旺盛我国制造业PMI回升至51.9%,已连续13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

分项来看,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有所回升,表明供需仍旺,同时新出口订单环比上涨2.4个百分点,我国出口驱动力正在从国内生产替代转向全球经济复苏,预计上半年出口依旧强势。

同时非制造业PMI景气度大幅回升。

在疫苗顺利接种下,欧美经济快速回升,制造业PMI达近几年高点,预计经济将加速恢复。

5)大宗商品上涨PPI大幅高于市场预期,CPI由同比负转正,核心CPI小幅上行,需求未显示过热迹象。

CPI同比转正主因高基数效应减弱及原油维持高位,非食品价格上涨对CPI具有较大拉动作用。

同时CPI环比下降0.5%,主要受春节后需求季节性回落影响,食品价格大幅下降所致。

PPI受大宗商品推动上涨超预期。

整体来看,PPI二季度或继续上行至6%,存在一定输入性通胀压力,但需求未出现过热现象,物价大幅通胀概率较低。

6)3月各行业整体向好,上中下游随着经济复苏边际向好逻辑仍存。

上游来看,原油供给有所改善,且受欧美疫情反复影响对需求造成扰动,暂时维持高位震荡;受疫情及限产政策影响,铜、铝和动力煤供给偏弱,需求上升价格有望继续上行;中游来看,随着天气转暖,地产、基建等开工,钢材、挖掘机、水泥及玻璃需求增加,同时受环保去产能等影响,价格中枢有所抬升;下游来看,终端消费快速回升,餐饮等线下消费恢复最快,出游及航空客运量大幅提升,消费好于预期,但消费两年平均增速仍处于低位,未来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地产销售数据仍较好,但竣工及土地成交面积有所走弱,土地市场热度有所下降,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后续地产投资高增速难以维系。

7)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财政政策防风险边际提升。

3月24日,央行一季度例会政策口径有些微变化,删除了“不急转弯”等表述,边走边看的灵活度大幅提高。

3月26日,银保监会、住建部和央行共同通知,要求对经营贷进行严格资质审核,实行“穿透式”管理。

货币政策仍维持“稳货币+紧信用”的判断。

4月8日,刘鹤副总理在金融委会议提出,“要保持物价稳定,特别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二季度暂时仍有输入型通胀压力,但全年持续通胀的可能性不大。

财政部表示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21个月,表明政府延续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

同时国务院明确健全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机制,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我们认为,今年经济增长压力不大的情况下,更加注重结构调整,金融防风险的重要性上升。

风险提示:1.国内政策收紧超预期;2.通货膨胀超预期;3.中美摩擦升级超预期;4.美国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