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光大证券-华峰化学-002064-20年年报&21年一季报点评:20年业绩逆势增长,21年Q1业绩超预期大幅增长-210423.pdf
大小:40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光大证券-华峰化学-002064-20年年报&21年一季报点评:20年业绩逆势增长,21年Q1业绩超预期大幅增长-210423

光大证券-华峰化学-002064-20年年报&21年一季报点评:20年业绩逆势增长,21年Q1业绩超预期大幅增长-210423
文本预览:

《光大证券-华峰化学-002064-20年年报&21年一季报点评:20年业绩逆势增长,21年Q1业绩超预期大幅增长-21042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华峰化学-002064-20年年报&21年一季报点评:20年业绩逆势增长,21年Q1业绩超预期大幅增长-210423(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1: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7亿元,同比+7%;实现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2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349%;实现EPS0.49元;实现加权ROE22%,同比减少4.93个百分点。

事件2:公司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

2021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亿元,同比+121%;实现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502%;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35元/股,同比+483%。

点评:下游需求复苏叠加新增产能释放,20年整体业绩显著提升,经营指标稳居行业前列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疲软,原油市场剧烈波动,公司下游市场受到较大冲击,公司主要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呈下滑趋势。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球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特别是国内市场需求得到快速复苏,供需两端稳步向好,化工产品景气度不断攀升。

2020年,氨纶40D、己二酸、鞋底原液年均价格分别为30897元/吨、6800元/吨、15846元/吨,分别同比-0.7%、-16.6%、-6.3%;氨纶40D、己二酸、鞋底原液价差分别为14127元/吨、2832元/吨、6977元/吨,分别同比+5.5%、-26.7%、-1.1%。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公司10万吨差别化氨纶项目于2020年6月底顺利正式达产,氨纶年产量达20万吨左右。

同时公司强化内部成本费用管控,提质增效,整体经营情况及盈利情况实现同比上升,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24%,扣非后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3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较上年同期增长49%,经营指标稳居行业前列。

21年Q1下游景气度持续回暖,主要产品量价齐升2021年初,随着全球疫苗接种的推进,行业下游需求复苏,景气度持续上升,公司主营产品的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显著上涨。

同时公司强化成本费用管控和提质增效,有效化解了原材料价格波动,主营产品价差大幅提升。

2021年Q1,氨纶40D价格51552元/吨,同比+75%,环比+40%,氨纶40D价差21225元/吨,同比+59%,环比+29%;己二酸价格9394元/吨,同比+21%,环比+25%,己二酸价差3909元/吨,同比+27%,环比+20%;鞋底原液价格20958元/吨,同比+32%,环比+15%,鞋底原液价差9005元/吨,同比+23%,环比+39%。

叠加10万吨差别化氨纶项目一期的投产,公司主营产品2021年第一季度产销量较上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营业收入同比提升121%。

未来随着10万吨差别化氨纶项目二期、30万吨差别化氨纶项目、115万吨己二酸项目五、六期的投产,公司产能将进一步提升。

产业链整合延伸,从氨纶行业龙头到全球聚氨酯制品行业龙头2020年,公司完成了向华峰集团等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之后,通过资源整合,在原有优势产业基础上,整合延伸产业链,从化学纤维行业延伸到基础化工原料及聚氨酯制品材料制造领域,形成化学纤维、化学新材料、基础化工品三大产业,以及原材料、中间体到产成品的一体化生产体系。

同时,公司充分发挥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应,将单一产品优势转换为系统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发挥各产业板块在研发、市场、渠道、管理等方面的协同优势,提升创新能力、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从氨纶行业龙头到全球聚氨酯制品行业龙头的跨越式发展。

30万吨差别化氨纶项目亟待投建,氨纶产能规模持续上升2020年公司氨纶年产量达20万吨,位居全球第二、中国第一,待重庆氨纶年产10万吨差别化氨纶项目二期达产后,公司氨纶产能将进一步提升,规模优势将进一步加大,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同时,在2021年1月公司发布了投资建设30万吨/年差别化氨纶项目公告,预计投资43.6亿分三期实施。

第一期建设5万吨/年差别化氨纶,建设期预计24个月;第二期建设15万吨/年差别化氨纶,建设期预计24个月;第三期建设10万吨/年差别化氨纶,建设期预计24个月。

项目技术方面采用大容量连续聚合、干法纺丝等工艺路线,并且全部采用自动化、智能化、高效节能、高密度多头纺生产线。

项目建成后预计公司整体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差异化产品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将显著提升。

新项目采用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将进一步降低公司整体生产成本,并为公司带来较为丰厚的利润回报。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氨纶生产国,20年氨纶企业效益向好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我国氨纶产能全球占比从2002年的16%提升至2020年的72%,成为全球最大的氨纶生产国。

据百川盈孚统计,2020年我国氨纶产能95万吨,同比提升10%,产量76万吨,同比提升15%,表观需求量72万吨,同比增加16%。

20年受国外订单回流、口罩类医用需求增加以及高含量氨纶应用占比增加,国内氨纶企业效益普遍向好,龙头企业加速抢占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国内己二腈技术突破带动己二酸需求上涨,限塑令下PBAT未来可期长久以来,受国外己二腈技术垄断影响,我国尼龙66进口依存度居高不下。

2019年7月中国天辰与齐翔腾达发起设立天辰齐翔,规划建设年产100万吨尼龙66新材料产业基地(含50万吨己二腈),随着己二腈技术突破,国内尼龙66行业发展即将迎来加速上升拐点,同时,己二酸作为尼龙66的原料之一,将在尼龙66行业的迅速发展下实现需求增长。

在可降解塑料方面,公司己二酸下游应用将侧重于环保可循环可降解的材料,例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材料(TPU)和可降解材料PBAT。

随着国内环保政策持续加码,可降解塑料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叠加新增产能的陆续投放,我国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场空间广阔。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