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亿纬锂能-300014-2021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动力电池持续高增长-210423

《中信证券-亿纬锂能-300014-2021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动力电池持续高增长-21042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亿纬锂能-300014-2021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动力电池持续高增长-210423(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度报告,实现收入29.58亿元,同比+126%,扣非归母净利润6.14亿元,同比+188.5%。 公司动力电池业务通过积累确立了技术、产能、客户等优势,全球配套拉动海外销售增加显著,产能稳步扩张保障营收大幅增加。 同时,公司锂原电池、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在细分市场处于龙头或领先地位,受益下游未来需求增长,业绩增长明确。 维持“买入”评级,重点推荐。 2021Q1归母净利润6.47亿元,同比+156%,符合市场预期。 公司2021年Q1实现营收29.58亿元,同比+125.98%,环比+4.8%;归母净利润6.47亿元,同比+156.22%,环比-8.36%;扣非归母净利润6.14亿元,同比+188.45%,环比-9.64%,符合市场预期。 其中2021Q1公司投资收益约为3.87亿元,剔除投资收益后公司净利润同比约+80%。 此外,公司2021Q1少数股东损益约为0.77亿元,主要系亿纬集能于2020年末完成债转股,本报告期确认少数股东损益,据股权测算,亿纬集能一季度实现净利润约为1.5亿元,超市场预期。 毛利率平稳,期间费率下降。 2021Q1公司毛利率为26.94%,同比-2.81pcts,环比-0.74pct,主要系公司经营规模增长所致。 费用方面,2021Q1公司期间费用率12%,同比-6.6pcts,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3%/2.2%/7.2%/0.3%,同比-1.9/-0.6/-2.1/-2.0pcts,财务费率下降主要系:1)公司资金使用效益提升,利息费用低于上期且利息收入高于上期;2)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报告期内汇兑收益高于上期。 动力电池业务:收入高增长,看好21年大客户放量。 2021Q1动力电池收入同比增长302.21%,主要是应用于乘用车领域的软包三元电池订单充足,交付稳定;新建成的方形磷酸铁锂电池开始进入产能释放期。 2020年公司动力电池业务实现收入40.6亿元,同比+93.1%,主要系软包三元电池海外销售快速增长,我们推断海外大客户贡献约20亿收入。 随着公司动力电池产能稳步扩张,我们预计公司动力电池2020/2021E/2022E产能分别为17/37/40GWh以上,为规模化供应提供保障;同时随着戴姆勒、现代起亚、宝马等海外客户放量以及国内商用车与乘用车铁锂客户需求提升,预计公司2021-23年动力电池将加速成长。 消费电池:锂原电池与圆柱电池市场地位稳固。 2021Q1消费电池收入同比增长31.40%,主要是具有市场领先地位的锂原电池、三元圆柱电池等市场份额稳定,竞争优势明显。 2020年公司消费电池业务实现收入26.1亿元,其中推断传统消费类约8亿元,圆柱电池收入约18亿元。 公司为掌握锂电核心技术的锂电制造商,在全球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在“5G+物联网+新基建”的交互式市场需求和“双循环”市场驱动力的背景下,公司的技术积累、品质品牌、生产规模优势得以体现。 圆柱电池方面,电动工具、两轮电动车等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实现了较高幅度的增长,对公司的业绩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风险因素:新能源汽车政策波动;锂电池价格下行超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电子烟行业政策波动;SKI债转股实施进展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维持公司2021/22/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30.96/44.19/59.59亿元,对应EPS预测分别为1.64/2.34/3.15元,现价对应2021/22/23年51/36/27倍PE。 公司动力电池业务通过积累确立了技术、产能、客户等优势,在加速全球配套。 同时,公司锂原电池、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在细分市场处于龙头或领先地位,受益下游景气,业绩增长明确。 考虑到公司业绩高成长,动力电池业务放量,参考行业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022年43倍估值,对应目标市值1889亿,折合目标价100元,维持“买入”评级,重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