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日月股份-603218-风电铸件量利齐升推动业绩高增,后续成长路径清晰-210423

《平安证券-日月股份-603218-风电铸件量利齐升推动业绩高增,后续成长路径清晰-21042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日月股份-603218-风电铸件量利齐升推动业绩高增,后续成长路径清晰-210423(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事项:公司发布2020年报,实现营收51.11亿元,同比增长46.61%,归母净利润9.79亿元,同比增长94.11%,扣非后净利润9.59亿元,同比增长95.45%,EPS1.01元;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20元(含税)。 公司同时发布2021年一季报,实现营收12.55亿元,同比增长50.71%,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108.88%,扣非后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102.66%。 公司2020年业绩符合市场预期,2021Q1业绩略超市场预期。 平安观点:风电铸件量利齐升推动2020年业绩高增。 公司2020年归母净利润9.79亿元,同比增长94.11%,业绩的高增主要得益于风电抢装背景下风电铸件业务量利齐升。 具体来看,2020年公司风电铸件出货量37.88万吨,同比增长约48%,收入规模44.5亿元,同比增长约56%;公司风电铸件的出货量增速低于国内风电新增装机的增速,主要还是受到产能的限制。 2020年风电铸件单吨收入约11760元,同比提升约5%,结合成本端的良好管控,风电铸件毛利率同比提升约5.2个百分点,达到30.9%(在运费归入销售费用的同一口径之下)。 除了风电铸件以外,公司另一大重要业务注塑机铸件收入规模和毛利率均相对平稳。 此外,在规模效应和良好的费用管控之下,2020年公司研发及三费合计的费用率6.12%,在同一口径下同比下降约1个百分点,也对业绩高增形成贡献。 2021Q1业绩好于预期,凸显优秀的成本管控能力。 2021Q1,公司收入规模环比小幅下降,归母净利润环比基本持平,好于预期;估计一季度铸件出货量11-12万吨,其中风电铸件8.5-9万吨。 盈利水平方面,2021Q1的综合毛利率28.83%,估计同一口径下环比基本持平;2021年以来,生铁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中游制造环节形成成本压力,公司克服原材料涨价影响,维持了较高的毛利率水平,可能与产品结构优化(大型铸件产品比例提升)、自主精加工比例提高、生产工艺优化以及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实现降本增效等诸多因素有关。 产能扩张路径清晰,未来增长动能充足。 截至2020年底,公司铸件毛坯名义产能40万吨(产能利用率可超100%),2020年5月开始建设的年产18万吨海装关键铸件项目(二期8万吨)预计将在2021年3季度建设完成并试生产,届时将形成48万吨的毛坯产能;根据公司2021年经营计划,还将适时启动年产15万吨铸造产能再扩产项目建设。 精加工方面,2019年底公司形成10万吨精加工产能,可转债募集项目“年产12万吨海装关键铸件精加工项目”从2020年7月份开始稳步释放产能,预计将在2021年建设完成并达产,届时公司将形成年产22万吨精加工产能;2020年定增募投的“年产22万吨大型铸件精加工项目”处于设计和规划中,投产后公司精加工产能将达到44万吨。 大型化铸件产能方面,2019年9月建成年产10万吨大型化产品铸造产能,2020年公司海上风电铸件交货超5万吨,2021年3季度将再新增8万吨大型化产品产能。 成本优势依然明显,研发驱动技术领先和新兴业务的培育。 参考2020年财务数据,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公司在单吨铸件的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方面的成本优势依然明显。 2020年公司投入研发费用2亿元,同比增长约48%,巩固了在球墨铸铁厚大断面方面的技术领先优势;与国际客户合作设计和规划,开展海外市场海上风电铸件的生产准备和技术消化;完成核反应废料转运储存罐产品试制和性能测试,有望批量生产并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整体看,公司正在逐步从成本领先、规模领先向技术领先迈进,不断夯实竞争壁垒。 投资建议。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13.35、16.85亿元,对应的EPS1.38、1.74元,动态PE25.0、19.8倍。 风电铸件竞争格局相对较好,公司作为风电铸件龙头具有较大成长空间,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国内外风电市场需求受政策以及疫情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2、公司主要原材料为生铁和废钢,如果未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可能导致综合毛利率水平不及预期。 3、新产能建设涉及环保等因素,可能存在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