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光大证券-通信电子行业周观点第9期:晶晨股份将步入高速成长通道,21Q1机构大幅加仓电子-210424

上传日期:2021-04-25 08:50:30 / 研报作者:刘凯石崎良 / 分享者:1005672
研报附件
光大证券-通信电子行业周观点第9期:晶晨股份将步入高速成长通道,21Q1机构大幅加仓电子-210424.pdf
大小:53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光大证券-通信电子行业周观点第9期:晶晨股份将步入高速成长通道,21Q1机构大幅加仓电子-210424

光大证券-通信电子行业周观点第9期:晶晨股份将步入高速成长通道,21Q1机构大幅加仓电子-210424
文本预览:

《光大证券-通信电子行业周观点第9期:晶晨股份将步入高速成长通道,21Q1机构大幅加仓电子-210424(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通信电子行业周观点第9期:晶晨股份将步入高速成长通道,21Q1机构大幅加仓电子-210424(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要点本周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年报和一季报,我们通信团队外发移远通信、烽火通信、光环新网、中国联通、亿联网络、新易盛、光迅科技点评报告;电子团队外发海康威视、立讯精密、紫光国微、歌尔股份、万业企业、兆易创新点评报告;此外我们外发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新品发布会点评。

1、通信电子行业观点更新1.1、通信电子行业重要观点:半导体核心建议关注卓胜微/晶晨股份,看好覆铜板/MLCC三环/面板京东方一、半导体:(1)卓胜微:射频模组LFEM、LNABank处于快速放量前期,大客户将打开接收端模组进一步空间。

展望未来,卓胜微在滤波器IDM、PA、发射端模组有望持续突破,建议重点关注。

(2)晶晨股份:多媒体主芯片平台型企业快速成长,WIFI数传芯片将打开巨大空间,最新跟踪报告已上修全年业绩。

建议关注:卓胜微、韦尔股份、晶晨股份。

二、MLCC:供需失衡驱动价格持续上涨。

MLCC现涨价潮,三星、国巨、华新科均公告上调MLCC出厂价格约10-30%。

需求方面:5G手机渗透、新能源汽车放量、5G万物互联将驱动需求快速成长。

供给方面:日韩和中国台湾扩产放缓且稼动率受限,中国大陆步入扩产周期。

我们预计全球需求4500-5000亿只/月,全球供给约4400亿只/月,产能缺口约为100-500亿只/月,供需紧张和价格涨势有望持续至2022年。

建议关注:三环集团。

三、面板:2021年4月下旬32/43/55/65寸面板报价分别为85/133/216/274美元/片,环比继续上涨10%/4%/6%/8%。

自20年5月起,32寸累计涨幅超过150%,43~55寸涨幅接近100%,65寸及以上涨幅超过60%。

海内外需求强劲,叠加上游驱动IC及玻璃产能受限,LCDTV面板产能持续紧张,预计价格上涨趋势将维持全年,建议关注:京东方。

四、通信:长期仍建议关注低估值运营商,并关注中盘风格切换。

(1)运营商:未来5G套餐用户渗透率上升,5G流量差异化定价,运营商盈利水平长期有望提升,行业趋势向好,看好三大运营商基本面反转趋势。

建议关注:中国移动H、中国联通H、中国电信H。

(2)核心资产:分母端趋势行情结束,重点关注分子端变化,核心关注《亿联网络》:一季报净利率同比波动主要受汇率影响,预计未来环比将持续改善,长期看云办公放量有望再造亿联。

(3)中盘风格切换存在可能,关注低估值低预期标的:中新赛克、佳讯飞鸿、美亚柏科等。

五、关注覆铜板涨价趋势。

成本端:受上游铜箔、环氧树脂、玻纤等原材料大幅涨价影响,覆铜板价格持续上升;需求端:疫情逐步恢复后,笔电、汽车电子等市场需求放量,带动覆铜板需求量快速上升,价格趋势向上,相关公司盈利持续攀升。

建议关注:1、建滔积层板(H):具备从铜箔/玻纤/环氧树脂等原材料到覆铜板,全产业链生产能力,涨价受益程度最为明显,同时产品结构以普通板为主,下游客户分散,提价能力强。

2、金安国纪:覆铜板量价提升,预告Q1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此外关注:华正新材、生益科技。

1.2、电子行业:基金21Q1加大电子行业配置在21Q1申万一级行业中,偏股型基金持有电子行业市值约为2457亿元,在申万一级行业中占比第三,持仓市值占比为12%。

剔除股价变动对持仓金额变动的影响,偏股型基金对银行、电子等行业加仓金额较大。

基金行业持仓金额变化不仅会受到基金对该行业加减仓影响,也会受到该行业涨跌影响,为剔除价格变动对基金行业持仓金额的影响,通过重仓股持仓数量变化及成交均价来计算一季度各重仓股加减仓金额,并自下而上汇总为行业加减仓金额。

根据计算结果,一季度,偏股型基金加仓金额最大的前五行业为银行(+336亿元)、电子(+174亿元)、化工(+144亿元)、公用事业(+66亿元)、采掘(+55亿元),而减仓金额最大的前五行业则分别是电气设备(-383亿元)、非银金融(-236亿元)、家用电器(-120亿元)、计算机(-95亿元)和汽车(-90亿元)。

电子行业21Q1相较于20Q4偏股型基金持仓比例有小幅提升。

分行业来看,银行、化工等行业配置比例明显提升,电子行业处于第8位,而电气设备、非银金融等行业配置比例明显下降。

一季度,偏股型基金行业配置比例增幅前五行业分别为银行(+2.4pct)、化工(+0.9pct)、医药生物(+0.6pct)、公用事业(+0.4pct)、建筑材料(+0.4pct),电子行业配置比例增幅为0.3pct,配置比例降幅前五行业分别为电气设备(-1.6pct)、非银金融(-1.2pct)、家用电器(-0.7pct)、计算机(-0.6pct)、汽车(-0.5pct)。

1.3、21Q1偏股型公募基金重仓股分析电子行业21Q1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海康威视、立讯精密、韦尔股份、京东方A、小米集团-W、三环集团、卓胜微、紫光国微、兆易创新、视源股份,偏股型基金持仓市值和占比分别为(579亿元、1.19%)、(154亿元、0.32%)、(146亿元、0.30%)、(127亿元、0.26%)、(108亿元、0.22%)、(94亿元、0.19%)、(94亿元、0.19%)、(86亿元、0.18%)、(80亿元、0.16%)、(79亿元、0.16%)。

21Q1通信行业前十大重仓股为中国移动、亿联网络、中天科技、七一二、新易盛、移远通信、中兴通讯、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偏股型基金持仓市值和占比分别为(97亿元、0.20%)、(29亿元、0.06%)、(25亿元、0.05%)、(16亿元、0.03%)、(6.3亿元、0.01%)、(5.6亿元、0.01%)(5.3亿元、0.01%)、(4.6亿元、0.009%)、(3.6亿元、0.007%)、(1.2亿元、0.002%)。

2、每周数据跟踪2.1、通信行业上周下跌0.53%,行业排序第23位;电子行业上周上涨3.99%,行业排序第4位上周中信一级行业中,通信行业下跌0.53%,在所有中信一级行业中排第23位。

电子行业上涨3.99%,排第4位。

沪深300上涨3.41%,通信行业跑输沪深300指数3.94pct,电子行业跑赢沪深300指数0.59pct,创业板指上涨7.58%,万得全A指数上涨2.66%。

2.2、A股和美股通信电子行业涨跌幅排序A股通信行业上周涨幅前五为合众思状、天孚通信、高新兴、武汉凡谷、亿联网络;跌幅前五为移远通信、移为通信、邦讯技术、光环新网、华星创业。

A股电子行业上周涨幅前五为歌尔股份、京泉华、亿纬锂能、富满电子、奥拓电子;跌幅前五为福晶科技、飞乐音响、隆利科技、丹邦科技、华金资本。

美股硬件科技公司上周涨幅前五为维视图像、优克联新(UCLOUDLINK)、INTEST、大全新能源、克利尔菲尔德;跌幅前五为MERTELEMANAGEMENTSOLUTIONS、VIEWTRANGROUPINC、CLEARSIGNTECHNOLOGIES、亿邦通信(EBANGINTL)、UNI-PIXEL。

3、投资建议3.1、电子行业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半导体设计龙头、面板/MLCC、安防(1)半导体:核心建议关注半导体设计板块各个细分领域龙头,包括卓胜微、韦尔股份、晶晨股份、富瀚微等公司;此外建议关注澜起科技、中芯国际(H)、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华峰测控、鼎龙股份、上海新阳、安集科技、沪硅产业等。

(2)MLCC建议关注风华高科和三环集团;(3)面板建议关注京东方和TCL;(4)消费电子:核心建议关注传音控股;“零组件+成品组装”已成为龙头企业成长核心主轴,建议关注超跌的消费电子龙头,包括立讯精密、歌尔股份、领益智造、鹏鼎控股、蓝思科技等;(5)安防和视频AI物联网:关注海康威视、大华股份。

3.2、通信行业投资建议:持续看好三大运营商,短期反弹关注低估值标的大盘如期反弹,但持续性仍值得观察,短期看好通信核心资产(亿联+移远)反弹,长期仍持续关注低估值运营商。

高景气:1、亿联网络:SIP恢复+云办公放量,统一通信龙头保持高景气;2:移远通信:物联网模组龙头地位凸显,车载市场再添新增长动力。

低估值:未来5G套餐用户渗透率上升,5G流量差异化定价,运营商盈利水平长期有望提升,行业趋势向好,看好三大运营商基本面反转趋势:关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

短期关注:中新赛克:预期处于低位,Q1景气度不必过度担忧,行业长期成长性未变。

4、风险分析半导体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目前半导体行业高景气度,8英寸产能紧缺受益半导体下游需求向好、如5G相关应用、功率器件产品、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等。

如果移动终端、功率器件和新能源汽车的推出不达预期,将可能影响相应半导体行业景气度和电子产品需求。

中美贸易摩擦反复风险中国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领域存在大量对美出口,同时在上游技术、材料、代工、设备等领域交流频繁。

如果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可能在短期内拖累这些领域的需求,长期在技术发展上受到影响。

疫情复发、加剧风险冬季是疫情复发、加剧的高风险时段,消费电子、半导体国内外供应链均可能受到疫情影响某环节,从而影响整体供给。

此外,疫情可能导致相应下游需求减少,导致整体行业发展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