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光大证券-中国同辐-1763.HK-2020年报点评:核医学龙头稳步发展,内生+外延持续丰富产业布局-210424

研报附件
光大证券-中国同辐-1763.HK-2020年报点评:核医学龙头稳步发展,内生+外延持续丰富产业布局-210424.pdf
大小:37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光大证券-中国同辐-1763.HK-2020年报点评:核医学龙头稳步发展,内生+外延持续丰富产业布局-210424

光大证券-中国同辐-1763.HK-2020年报点评:核医学龙头稳步发展,内生+外延持续丰富产业布局-210424
文本预览:

《光大证券-中国同辐-1763.HK-2020年报点评:核医学龙头稳步发展,内生+外延持续丰富产业布局-210424(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中国同辐-1763.HK-2020年报点评:核医学龙头稳步发展,内生+外延持续丰富产业布局-210424(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报,实现营业收入42.74亿元,同比+7.15%;归母净利润2.14亿元,同比-35.09%;经营性净现金流2.92亿元,同比-51.50%;EPS0.67元。

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点评:疫情影响基本消除,核医学龙头稳步发展:2020H1~H2,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17/27.57亿元,同比-8.31%/18.1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2/1.42亿元,同比-51.35%/-21.82%。

2020H1公司业绩受到疫情的显著影响,下半年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收入利润均呈现积极变化,单月利润从8月起连续5个月同比正增长。

分业务板块来看:药品:营业收入29.70亿元,同比-10.01%。

其中放射性药物随着疫情防控节奏有序复工复产,保证市场供应,全年保持较好的正增长。

子公司中核海得威收入13.98亿元,同比-16.19%,主要是因为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医院体检中心、呼吸内科临时停诊,导致呼气检测实际销量下降,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预计2021年呼气检测产品将恢复稳健增长。

放射源产品:营业收入4.12亿元,同比+24.25%。

钴[60Co]辐照放射源出口销售收入1.15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钴[60Co]伽马刀放射源销售收入0.45亿元,同比增长19.6%;铱-192无损测试放射源销售收入0.46亿元,同比增长60.1%。

放射治疗设备及相关服务:营业收入2.30亿元,同比增长115.3%。

其中放疗设备销售收入1.36亿元,同比+88.11%。

公司在做好现有医院项目跟进的同时调整工作安排、拓展新渠道,实现了放疗设备业务的高速增长。

辐照:营业收入0.96亿元,同比+28.56%。

抗疫期间,公司累计完成一次性医用防护服辐照251万套,一次性医用口罩辐照249万个,一次性医用乳胶手套455万副,为抗击疫情做出重要贡献。

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服务及其他相关服务:营业收入5.10亿元,同比增长377.5%;其中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服务营业收入1.29亿元,同比+74.21%;医疗物资销售收入3.67亿元,相比上年增加3.52亿元。

产业布局加速完善,奠定核药长期增长的基础:2020年公司的医药中心网络布局及华北医药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基地建设方面,广东医药基地项目完成生产搬迁,全面投入使用;华北医药基地项目完成土地摘牌,落地河北涿州;四川医药基地项目通过环保部门现场检查并取得辐安证;中核安科锐天津工厂项目完成厂房改造正式投入使用。

医药中心方面,截至2020年底,公司已投产医药中心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合肥等17个地区,重庆二期等正电子药物生产线完成取证,进入投产阶段;青岛、南昌等医药中心相继取得辐安证;宜昌、兰州等医药中心进入施工建设阶段。

目前已初步形成遍布全国32个主要城市的网络布局。

注重内生研发,持续丰富产品梯队:公司现有410名研发和辅助研发人员,根据市场需求开展放射性药物、放疗设备、新冠诊断产品、辐照灭菌等领域的研发。

辐照灭菌方面,公司将灭菌时间由传统方法的7-14天缩减至1天以内,为抗疫物资保障做出突出贡献;截至2020.12.31,4项新冠诊断试剂产品获得欧盟CE认证;放射性药品方面,治疗用碘[131I]化钠胶囊于2021年4月获批上市,碘[131I]苄胍注射液和氟[18F]化钠溶液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钯[103Pd]密封籽源待申请批准进入临床试验。

拓展对外合作,巩固行业领导地位:2020年公司与拜耳签署独家经销协议,将新型α粒子靶向药物多菲戈引进中国市场;与GE医疗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新型放射性示踪剂注射液在国内临床试验;与韩国FutureChem就放射性新药开发达成合作;与海南博鳌乐城先行区签署服务商协议,成为博鳌首个具备放药经营和运输资质的供应商;与邯郸华大医院、核工业总医院等国内医院加强合作,进一步推广中国同辐核医学整体服务解决方案。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公司的核药业务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医院客流量复苏而恢复稳健增长,上调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98/4.83亿元(原预测为3.89/4.82亿元,分别上调2%/0%),新增预测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5.8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6.17%/21.41%/21.31%,对应EPS分别为1.24/1.51/1.83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19/16/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PETCT等设备装机量低于预期;核药房布局建设低于预期;独立医学检验业务竞争格局恶化。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