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出台,统筹对接加速利好医药零售龙头-210425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出台,统筹对接加速利好医药零售龙头-210425(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出台,统筹对接加速利好医药零售龙头-210425(35页).pdf(3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国务院办公厅4月22日发布《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有望拓宽,家庭共济下支付范围及力度有望加大。 《意见》同步明确改革个人账户计入办法,中长期医保统筹资质有望放开。 三年过渡期有望实现稳妥推进改革落地,规范基金管理下医药零售行业龙头有望长期受益行业分化。 拓宽个人账户使用范围,家庭共济下支付范围及力度有望加大。 《意见》明确个人账户可用于支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发生的个人负担费用,并探索用于家属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等个人缴费。 预计推行后未来个人账户支付范围有望拓宽(参照广东省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模式,或将可以支付健康商业保险等),同时慢病用药支付额度有望加大(药店可以用个人账户支付统筹不报销的部分,考虑到家庭共济老人医药消费力度有望加大)。 同时《意见》明确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同样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未来定点零售药店在基本医疗保障服务过程中可以发挥更重要的、更积极的作用。 同步明确改革计入办法,中长期统筹资质有望放开,利好行业龙头。 《意见》明确在职职工个人缴费部分仍然计入本人个人账户(参照后续政策吹风会,按照本人缴费基数的2%计入个人账户);退休人员个人账户由统筹基金按定额划入,划入额度逐步调整到统筹地区实施此项改革当年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的2%左右。 叠加近期医保“两定”管理办法明确符合规定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可申请纳入门慢、门特资质(相关规定另行制定),预计中长期看统筹资质有望放开,显著利好具备线下医保优势的龙头连锁。 未来全国39万家存量医保账户门店面临规范化洗牌,单纯依靠地域和固有医保资源的中小连锁经营压力加大,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有能力和资格对接门诊统筹的门店有望向头部企业集中。 前瞻性布局特慢病药房和DTP药房,具备规模管理优势的医药零售龙头有望率先承接门诊特慢病用药的统筹医保资金结算服务。 设置三年过渡期稳妥推进改革落地,明确规范基金管理。 《意见》明确在2021年12月底前出台实施办法,指导各统筹地区推进落实,各地区可设置3年左右的过渡期,逐步实现改革目标。 《意见》明确将逐步将部分对健康损害大、费用负担重的门诊慢特病和多发病、常见病普通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支付,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从50%起步,适当向退休人员倾斜,今后随基金承受能力增强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意见》同时提出加强医保基金监督管理,完善稽核、内控等制度,完善与门诊共济保障相适应的付费机制,同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门诊统筹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考虑到分类分级及相关行业规范性政策未来有望推出,且2019年起执业药师监管、税务监管、社保缴纳等规范监管措施加快出台并严格执行,未来中小连锁及单体药店经营成本及监管压力进一步增大,龙头连锁有望长期受益行业分化,跨区域战略扩张有望加快。 市场回顾: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上涨6.55%,跑赢沪深300指数3.14pct,医疗器械涨幅最大。 当前,医药板块2021年预测市盈率约37倍,融资余额占自由流通市值下降至3.46%。 本周A股医药板块合计减持16.28亿元;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18.41亿元。 风险因素:新药研发风险、市场竞争风险、药品招标降价风险、个股业绩不达预期风险。 投资策略。 建议关注:1)研发管线丰富的龙头药企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等;2)直接受益创新审评和进口替代的国产中高端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大博医疗、安图生物和消费级医疗器械三诺生物等;3)“卖水者”逻辑下的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凯莱英、九洲药业、泰坦科技和山东药玻等;4)医疗服务及商业药店领域的爱尔眼科、上海医药、老百姓、益丰药房、大参林和一心堂等;5)精准医疗大发展下的金域医学、艾德生物、华大基因等;6)疫苗产业链下的康泰生物、智飞生物、华兰生物等;7)消费升级趋势下的大健康消费龙头企业片仔癀、云南白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