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爱尔眼科-300015-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兑现恢复性高增,新十年战略起航值得期待-210426

《中信证券-爱尔眼科-300015-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兑现恢复性高增,新十年战略起航值得期待-210426(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爱尔眼科-300015-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兑现恢复性高增,新十年战略起航值得期待-210426(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业绩实现恢复性高增,略超预期。 视光业务快速发展,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定增助力“新十年”战略规划,分级诊疗体系持续深化。 维持重点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业绩兑现恢复性高增,略超预期。 公司2020年分别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119.12/17.24/21.3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24%/25.01%/49.12%;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3.44亿元,同比增长60.87%。 2020Q4单季度情况看,分别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33.47/1.7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8.21%/20.09%。 公司2021Q1分别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35.11/4.8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3.90%/509.88%(较19年同期分别增长56.43%/62.14%)。 后疫情时期业绩实现恢复性高增,略超预期。 视光业务快速发展,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020年公司屈光/白内障/眼前段/眼后段/视光服务业务营收增速分别达到23.17%/11.41%/8.43%/17.45%/27.15%。 屈光业务主要受手术量增长及高端手术占比提升影响;白内障业务消费升级转型初见成效;视光业务有望长期受益于国家近视防控战略推动及品牌力影响力增强。 2020年公司毛利率同比增长1.72PCTs至51.03%,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1.54pcts/-1.10pcts/+0pct至8.95%/11.97%/0.76%,规模效应下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门诊量754.87万次,同比增长13.89%,手术量69万例,同比增长14.19%。 当前集团布局医疗机构645家,其中内地537家(上市公司旗下拥有眼科医院146家,门诊部88家),医生专家数量超过6000人。 以省会一城多院、眼视光门诊部及爱眼e站的城市分级诊疗网络建设持续推进。 考虑到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后受益于区域资源整合及全球资源协同的优势兑现,预计2021年公司主营业务有望持续兑现高增长。 定增助力“新十年”战略规划,分级诊疗体系持续深化。 公司报告期内公告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06亿股,募资不超过36.50亿元用于对七大重点省会及直辖市龙头医院的新建及迁址扩建。 本次迁址扩建项目拟分别投资4.20/2.37/7.81/1.51亿元,其中长沙、沈阳、南宁医院2019年营收分别增长14.7%/8.2%/19.4%(稍慢于上市公司同期24.7%的营收增长)。 扩建完成后有望打开优势区域产能天花板,缓解接诊容量饱和的现状,同时全面升级医院硬件设施、医疗设备、科研设备、人员配置,增强核心竞争力。 ②湖北、安徽、贵州新建项目拟分别投资3.28/5.13/5.24亿元,完成后同城分级诊疗体系进一步深化,省会城市一城多院建设加速。 未来公司有望持续布局人口基数大、辐射能力强、消费潜力大的重点区域,更好受益市场扩张。 全面升级创新平台,打造“科技爱尔”。 报告期内公司实施“创新驱动,科技爱尔战略”,一方面推进校企合作,与暨南大学共建3家大湾区核心区域医院(“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爱尔眼科医院”“暨南大学附属深圳爱尔眼科医院”“暨南大学附属东莞爱尔眼科医院”)、着手成立“暨南大学爱尔眼视光医学院”等;与安徽医科大学在附属医院共建、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领域全面合作,打造中部区域眼科医学中心。 另一方面科研平台实现新突破,公司专家发表SCI/Medline论文92篇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122篇、成立国家级创新平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增省级创新平台湖南省眼视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湖南省眼视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有利于公司参与国际科技竞争合作,巩固行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