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黄山旅游-600054-2020年年报点评:推进“山水村窟”布局,受益旅游景气反弹-210426

《中信证券-黄山旅游-600054-2020年年报点评:推进“山水村窟”布局,受益旅游景气反弹-210426(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黄山旅游-600054-2020年年报点评:推进“山水村窟”布局,受益旅游景气反弹-210426(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0年营收7.41亿元(-53.89%),扣非净利-1.02亿元(2019年盈利3.13亿元),亏损主要为疫情影响下进山人数同比下降56.8%所致。 公司积极推进“一山一水一村一窟”业态布局,构建目的地概念的产品组合。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客流望持续反弹,黄山景区幅射全国核心客源地长三角,在跨省游热度持续提升的背景下,有望受益国内旅游市场的景气反弹。 维持“增持”评级。 亏损系疫情所致,营收逐步恢复。 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7.41亿元(-53.9%),归母净利-4637万元(2019年盈利3.40亿元),剔除投资收益等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1.02亿元(2019年盈利3.13亿元),符合此前业绩预告,亏损主因疫情影响下客流及收入大幅下降。 20Q4实现营业收入2.87亿元,归母净利156万元,扣非净利-2753万元,Q4营业收入恢复至2019Q4的78.0%(vs.20Q3/Q2收入分别恢复至19年同期的49.8%/28.0%),20Q3旺季实现单季度盈利,整体恢复趋势较为明确。 进山客流显著下滑,各项主业均受冲击。 2020年黄山景区接待进山客流151.2万人(-56.8%),致园林开发业务收入下降61.9%,收入降幅大于客流降幅分析与景区开展门票优惠活动有关,若按管委会分成前门票收入推算,有效票价同比降幅约为18%。 由于客流显著下滑,酒店/索道/旅行社业务收入分别下降49.1%/56.3%/62.8%,各业务均受较明显冲击。 2020年索道及缆车业务累计运送游客313.2万人次(-57.6%),乘索率持平微降。 销售费用大幅压缩,管理费用整体刚性。 2020年综合毛利率为33.8%/-22.2pcts,其中酒店/索道/园林开发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27.2/14.7/34.8pcts,毛利率下降主因营收下滑叠加成本偏刚性,旅行社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0.38pct。 2020年销售费用下降53.8%,销售费用率为6.5%,同比基本持平,主要系航班航线合作款和服务费佣金下降;管理费用下降2.2%,管理费用率为40.1%/+21.2pcts,职工薪酬、折旧摊销、租赁费等项目相对刚性,且公司在疫情期间实行“不裁员、不降薪”举措。 疫情下收入下滑亦导致现金流减少,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03.58万元(-100.2%)。 推进“山水村窟”布局,客流恢复可期。 2020年公司继续全力推进“一山一水一村一窟”业态布局,构建目的地概念的产品组合,完成排云型旅的升级改造并投入运营,推进北海宾馆的改造项目进程,完成太平湖总体项目策划,基本完成花山谜窟景区工程。 2021年公司计划推进平台型、科技型、互联网型转型,确保花山谜窟、狮林崖舍、太平湖水上漂浮度假村一期项目等全面完工投运运营,并加快推进北海宾馆改造等项目。 2021年清明假期黄山接待游客3.62万人,恢复至2019年的53.3%。 根据携程预测,五一假期出游人次有望突破2019年同期水平达到2亿人次,且预计约7成游客选择跨省游,由于黄山景区幅射全国核心客源地长三角,位于杭州、合肥等城市“1.5小时经济圈”、上海等城市“2.5小时经济圈”,在跨省游热度持续提升的背景下,有望受益国内旅游市场的景气反弹。 风险因素:疫情反复,景区门票继续降价的风险,景区竞争加剧的风险。 投资建议:出境游需求持续受抑制的背景下,公司作为华东旅游核心目的地之一,有望受益国内周边游市场的景气反弹。 尽管门票降价环境下估值受到抑制,但在疫情因素逐渐消化、国内旅游需求的积极恢复下,黄山作为核心客源地优质景区代表或存在阶段性修复机会。 同时公司积极推动“旅游+”产业布局、整合“山水村窟”资源,助力长期成长。 结合2021Q1散点疫情情况以及行业实际恢复节奏,下调公司2021-22年EPS预测至0.29/0.45元(原预测为0.44/0.52元),新增2023年EPS预测为0.51元,现价对应2021-23年PE为38/24/22倍。 根据DCF估值,给予目标价12元,维持“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