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证券-中国巨石-600176-量价齐升+结构性升级,谋篇布局十四五-210426

《华西证券-中国巨石-600176-量价齐升+结构性升级,谋篇布局十四五-210426(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西证券-中国巨石-600176-量价齐升+结构性升级,谋篇布局十四五-210426(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概述。 公司公布2021年一季报。 2021Q1,公司实现收入39.96亿元,同比+63.62%,实现归母净利10.63亿元,同比+243.56%,扣非归母净利10.59亿元同比增长221.03%、环比增长32.87%。 21Q1量价齐升,业绩超预期,创历史单季度新高。 公司业绩超市场预期,实现业绩超此前预增公告上限。 2021Q1,国内经济整体延续旺盛,海外多数国家疫情边际好转,且国内供给端增速整体平稳,因此行业库存从2020H2起持续去化,粗纱、电子纱20Q4集中爆发式涨价导致业绩迅速增长。 我们估算2021Q1公司粗纱及制品销量55万吨左右同增30-35%,电子布销量约1亿米,同比增长40-45%;表观粗纱、细纱合计均价6600-6700元/吨左右,同比上升1400元/吨左右,吨毛利2850-2950元/吨左右,同比上升1200-1300元/吨左右。 结构升级、降本增效延续,电子布大放异彩。 分品类而言,由于2020H2以来汽车以及PCB板的需求恢复较好,且相关产能主要集中在头部企业,我们判断2021Q1,热塑纱、电子布等高端产品是公司销量增长较快的细分品类,带动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升级;根据卓创行业数据,我们测算2021Q1公司电子布贡献净利润2亿元左右,占公司净利润19-20%左右,较过往大幅提升,我们继续看好巨石工业电子布大放异彩。 此外成都基地于2020H2完成搬迁新基地落成,且桐乡智能制造基地新线于2020年投产,我们判断公司制造成本相较于2020Q1同比继续下降,带动利润率进一步上升。 2021Q1,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12.1个百分点至43.52%(环比继续提升3.26个百分点),净利润同比提升14.4个百分点至26.74%,创一季度单季历史新高。 2021年价格弹性显著,2022年产能释放提振销量,十四五成长逻辑清晰。 展望2021年,我们认为行业无碱粗纱需求增长能够消化产能增长(确定性较高的名义产能投放预计35~45万吨),而由于下游PCB需求旺盛,电子纱需求及价格将呈现上升趋势,使得粗纱、电子布价格维持当前的高位,2021年公司价格弹性显著。 2021年3月,公司电子纱智能二线6万吨(对应3亿米电子布)投产,使得公司电子纱产能上升至16.2万吨左右,电子纱市场份额提升至20%左右,而根据公司官方公众号信息,公司桐乡智能制造基地第三条15万吨粗纱线及第三条6万吨电子纱线已经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底或2022年初有望投产,届时中国巨石在7628电子布市场将具备低成本的绝对统治力,而日韩台厂基本判断会避开这一领域的正面竞争,使得未来工业电子布的竞争波动减弱;2022年产量有望进一步释放,届时叠加海外需求继续恢复,判断公司未来2-3年成长逻辑十分清晰。 而展望十四五时期,公司将布局数字智能化,并判断公司逐渐将热塑、风电、电子纱打造成3大具有强大进入壁垒的高端支柱业务,并继续提升高端产品占比,在碳中和的大目标下,头部企业有望加速拉开与追赶者的差距。 投资建议:小幅上调2021年玻纤销量、价格假设,对应上调2021年收入预测3.6%至170.15亿元,上调2021年归母净利润预测3.5%至50.57亿元,维持2022年盈利预测基本不变,微调2023年盈利预测0.1%至65.22亿元。 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50.57/56.65/65.22亿元,同比增长109.3%/12.0%/15.1%。 维持目标价29.19元及“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内外需求不及预期,供给过量投放,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