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电力行业日本拟排放福岛核废水专题:以代际优势摆脱福岛阴霾,发展核电助力碳中和-210427

上传日期:2021-04-27 11:20:06 / 研报作者:李想武云泽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电力行业日本拟排放福岛核废水专题:以代际优势摆脱福岛阴霾,发展核电助力碳中和-210427.pdf
大小:1238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电力行业日本拟排放福岛核废水专题:以代际优势摆脱福岛阴霾,发展核电助力碳中和-210427

中信证券-电力行业日本拟排放福岛核废水专题:以代际优势摆脱福岛阴霾,发展核电助力碳中和-210427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电力行业日本拟排放福岛核废水专题:以代际优势摆脱福岛阴霾,发展核电助力碳中和-210427(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电力行业日本拟排放福岛核废水专题:以代际优势摆脱福岛阴霾,发展核电助力碳中和-210427(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日本拟将福岛核废水排入海洋,虽承诺达标排放,但信任危机和复杂核废水排放使其存在大量争议,可能对全球生态带来未知风险,体现了其技术、监管落后的持续影响。

我国核电长期强调规范运行和技术升级,通过二代+与三代技术的代际优势,2019年以来成功摆脱福岛阴霾重启新机组审批,并有望在碳中和背景下加速成长。

看好龙头核电运营商中广核电力(A&H)与中国核电。

日本拟海洋排放福岛核废水,招致较大争议。

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以海洋排放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该废水源于事故后注入熔融损毁堆芯的冷却水以及渗入反应堆的地下水和雨水,包含熔融堆芯中存在的超60种放射性核素。

福岛现于储罐中就地存储125万吨核废水并正以140吨/日速度增长,储罐中废水浓度严重超标而储存能力即将在2022年接近极限,日本方面在综合考量成本、技术可行性、时间后,选择海洋排放方案。

核废水可能于2年后经二次处理开始达标排放,预计完全排放或需91个月。

尽管日本承诺严格达标排放,但由于东京电力在历史上存在失信瞒报先例,存在信任危机且开启复杂核废水的海洋排放先河,且可能对全球生态带来未知影响,故其面临较大争议。

我国核电曾受福岛影响长期停滞,凭借新技术代际优势顺利重启。

2011年福岛核事故之后,出于对核电安全性的担忧,我国核电发展曾长期停滞。

福岛所用技术路线是20世纪60年代的沸水堆,设计存在缺陷,在我国从未使用,故与我国产业现状缺乏可比性。

我国在二代+以及自主融合研发的三代技术中进一步改善了安全设计裕度,可从源头上避免出现类似事故,故在2018年全球三代机组首堆顺利投运后,于2019年陆续重启了新机组审批建设。

我们认为,本次日本拟排放核废水事件是其前期落后技术、监管体系的进一步体现,料与我国核电产业缺乏可比性,不会对我国核电发展带来新增不利影响。

碳中和推升战略价值,我国核电料加速发展。

核电作为出力稳定、清洁低碳的优质电源,有望在沿海省份成为替代煤电的省内主力基荷电源,因此在碳中和背景下具备广阔发展空间。

2021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在多年来首次提出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料吹响核电加速发展的号角。

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每年新增核准开工6~8台核电机组,并在碳达峰与碳中和阶段享受持续的体量增长,其中主要份额料由中广核电力与中国核电取得,而国家电投集团、大唐集团等也有望获得增量项目资源,料促进相关公司核电装机、业绩、现金流持续增长。

风险因素:日本排放核废水带来全球生态环境未知风险;我国核电行业装机增长不达预期、利用小时数低于预期、造价高于预期、综合上网电价不达预期。

投资策略。

日本拟对福岛核废水进行海洋排放,体现了其技术、监管体系的劣势;反观我国核电,由于技术路线与运营管理水平存在代际优势,随着自主三代技术的成熟与碳中和政策的激励,我国核电产业有望摆脱福岛阴霾、持续稳健成长,看好中广核电力(A&H)、中国核电等龙头核电运营商。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