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西证券-恒玄科技-688608-业绩持续高增,智能物联网前景广阔-210427

上传日期:2021-04-27 21:19:33 / 研报作者:孙远峰2020年水晶球电子 最佳分析师第2名
王臣复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华西证券-恒玄科技-688608-业绩持续高增,智能物联网前景广阔-210427.pdf
大小:79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西证券-恒玄科技-688608-业绩持续高增,智能物联网前景广阔-210427

华西证券-恒玄科技-688608-业绩持续高增,智能物联网前景广阔-210427
文本预览:

《华西证券-恒玄科技-688608-业绩持续高增,智能物联网前景广阔-210427(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西证券-恒玄科技-688608-业绩持续高增,智能物联网前景广阔-210427(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117.11万元,同比增长63.55%。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9,839.05万元,同比增长194.44%。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121.62万元,同比增长212.53%。

基本每股收益2.2043元,同比增长164.40%。

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报,2021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16,120.94万元,增长124.55%,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72.72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152.7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751.05%和1,805.84%。

分析判断:国内音频SoC龙头业绩高增,智能蓝牙快速增长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音频SoC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为客户提供AIoT场景下具有语音交互能力的边缘智能主控平台芯片,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蓝牙耳机、Type-C耳机、WiFi智能音箱等低功耗智能音频终端产品。

公司产品已经进入三星、华为、OPPO、小米等全球主流安卓手机品牌,同时也进入包括哈曼、SONY、Skullcandy、漫步者、万魔等专业音频厂商,并在谷歌、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公司的智能音频产品中得到应用。

分产品来看,2020年公司智能蓝牙产品实现营收546,201,789.03元,营收增速同比高达135.38%,远高于普通蓝牙产品、Type-C产品的业绩增速,是拉动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公司智能蓝牙产品2020年毛利率为47.26%,也远高于普通蓝牙和Type-C产品的毛利率,因此智能蓝牙产品的快速增长也推动了公司整体毛利率的提升,2020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0.05%,比上年增加了2.37个百分点。

我们认为,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伴随着产业链进一步成熟,智能蓝牙的渗透率会持续提升,公司智能蓝牙音频芯片的收入占比也将有望进一步提高。

公司智能蓝牙音频芯片单芯片集成RF、PMU、CODEC、高性能CPU及嵌入式语音AI,支持智能语音和混合主动降噪,支持IBRT真无线技术。

公司该系列产品由于性能优异,目前已经搭配在诸多知名品牌的终端产品中,如2020年三星发布的旗下首款真无线降噪耳机GalaxyBudsLive,使用的是恒玄科技BES3003智能语音处理器,集成音频codec,高性能混合主动降噪、低功耗语音唤醒和识别。

核心技术不断提升,智能物联网前景广阔首先,由于公司创始人和核心团队人员均具有丰富的产业经验,以LiangZhang为例,曾在RockwellSemiconductorSystems、MarvellTechnologyGroupLtd.、AnalogixSemiconductor,Inc.、锐迪科微电子多家国际知名集成电路公司担任技术及管理类职位,在IC设计领域拥有20余年的工作经历。

因此公司核心团队具备雄厚的研发实力和丰富的产业链资源。

然后,公司也在持续不断的大力投入研发,使得公司在超低功耗射频技术、高性能音频CODEC技术、混合主动降噪技术、蓝牙TWS技术、嵌入式语音AI技术、WiFi技术等多方面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在面对市场规模巨大的智能物联网时,将成为推动公司业绩持续高增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0年,公司研发费用17,263.80万元,同比增长30.43%,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6.27%。

研发团队从2019年末160人增长至2020年末198人,占全部员工的81.48%。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作为国内音频SoC芯片龙头,在下游终端品牌相关产品上大量导入,公司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产业链资源,且下游智能物联网市场规模巨大且处于加速落地期,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营收分别为19.78亿元、30.24亿元、36.39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8亿元、6.12亿元、7.24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3.48元、5.10元、6.03元,对应的PE分别为82.62倍、56.43倍、47.70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宏观环境变化风险;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