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安证券-迈为股份-300751-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毛利净利企稳-210428

上传日期:2021-04-28 15:51:13 / 研报作者:郭倩倩2021年机械最佳分析师第2名
范云浩2021年机械最佳分析师第2名
/ 分享者:1005686
研报附件
华安证券-迈为股份-300751-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毛利净利企稳-210428.pdf
大小:100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安证券-迈为股份-300751-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毛利净利企稳-210428

华安证券-迈为股份-300751-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毛利净利企稳-210428
文本预览:

《华安证券-迈为股份-300751-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毛利净利企稳-210428(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安证券-迈为股份-300751-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毛利净利企稳-210428(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4月28日,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6.32亿元,同比增长54.58%;归母净利润1.20亿元,同比增长85.06%;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达1.10亿元。

核心观点:收入业绩符合预期。

在成本优化、规模效应双重作用下,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HJT技术爆发前夕,公司率先完成整线产品布局,下游验证顺利,先发优势明显。

公司逐步由单一的光伏电池片丝网印刷设备供应商成长为具备高效太阳能电池整线供应能力的平台型供应商转型,并向面板、半导体领域进军。

华晟与通威披露的HJT产线平均光电转换效率及良率均超市场预期,大幅强化市场信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收入增长动力足,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收入保持高增长,在手订单充裕奠基全年高增长趋势。

2021一季度,公司延续多产品品类扩张优势,保持收入高增长趋势,整体看2021年,预计光伏电池片环节仍是Perc/Topcon/HJT多技术路线并行,我们预计HJT落地订单规模在10-20GW,公司依托丝印、激光、真空产品战略布局,收入稳定性较强,增长动力将主要来自于光伏激光以及HJT装备。

从在手订单角度看,2021一季度,公司合同负债达到17.91亿,同比增长10.95%,创历史新高,后续发展动力充足。

毛、净利率企稳回升,盈利能力增强。

2021一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38.21%,同比增加6.01pct,环比增加5.66pct,主要原因是:①成本下降,一方面凭借研发简化零部件,提高自制率,另一方面,供应链端需求国产替代。

②规模化效应凸显,IPO募投项目丝印设备产能已分阶段投放。

费用率方面,2021一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6.56%,同比+1.67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8%/5.2%/7.7%/-1.2%,分别同比-1.55/+1.87/+1.78/-0.43pct,管理费用增加系股权激励费用导致,研发费用增加系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所致(研发人员增加)。

销售净利率18.54%,同比增加3.21pct,环比增加0.07pct,自2020Q4以来,盈利能力明显改善。

HJT量产效率提升超预期,降本进入实操阶段,扩产信心增强HJT量产效率提升速度超预期。

根据华晟HJT500MW量产线,3月17日正式开始流片以来的数据,单日量产平均最高效率24.12%,最佳工艺批次平均效率24.44%,最高电池片效率达到24.72%,量产前提下效率迅速提升至24%以上,超市场预期。

根据通威合肥HJT200MW中试线数据,目前平均效率为24.3%,到今年年底,计划达到25%。

降本路径清晰,打破市场怀疑。

根据Solarzoom数据,HJT生产成本约0.95-1元/W,PERC约0.7元/W,成本溢价约2毛/W,设备折旧成本占比较小,主要来自硅片和浆料。

随着浆料国产化和新一代低温银奖含银量进一步下降(降至50%以下),HJT生产成本下降趋势明显。

华晟已完成产线功能验证(效率达标),后续开始量产验证并同步开始调整成本、良率,其采用的“SMBB+半片+银铜浆料”技术组合,预计2022年追平PERC成本。

效率验证、降本可行,增强市场HJT扩产信心。

当前阶段,整个产业链由于硅料产能瓶颈、经销商囤货等情况,使得硅料涨价,产业链降本受阻,市场担忧2021年HJT扩产放缓,我们认为,由于HJT产品溢价几乎全来自成本(HJT组件价格高于PERC约2毛/W),意味着HJT成本追平PERC时,将凭借效率、成本优势实现规模的爆发式增长。

在HJT发展确定性增强背景下,短期价格波动不应影响长期新技术布局节奏,维持2021年HJT产能落地10-20GW预判。

投资建议分情景讨论HJT未来渗透率情况,中性预期下,我们预测2023年,HJT电池渗透率达30%,对应HJT设备新增规模124亿元,综合考虑PERC技术延伸及硅片大尺寸化及自动化升级带来的价值增量,测算公司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38.5/52.4/64.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1/8.91/10.96亿元,对应PE为53/38/31,高增长确定性强,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新增装机不及预期,异质结扩产不及预期,设备行业竞争加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