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大北农-002385-2021年一季报点评:饲料回暖养殖放量,生物育种产业化可期-210428

《中信证券-大北农-002385-2021年一季报点评:饲料回暖养殖放量,生物育种产业化可期-210428(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大北农-002385-2021年一季报点评:饲料回暖养殖放量,生物育种产业化可期-210428(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年Q1公司实现收入74亿元,同比增长81%;归母净利润3.9亿元,同比下降16%,下降原因主要为去年同期有荃银高科股权收益。 公司饲料业务回暖,养殖逐步放量。 生物技术子公司引入国资现代种业基金以及中央扶贫产业基金为新股东。 生物育种产业化稳步推进,公司有望成为首批受益企业。 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EPS为0.49/0.38/0.33元,参考公司历史估值情况和可比公司,给予2021年25倍PE,对应目标价12元,维持“买入”评级。 饲料回暖,养殖放量。 2021年Q1公司实现收入74亿元,同比增长81%;归母净利润3.9亿元,同比下降16%,下降原因主要为去年同期有荃银高科股权收益;扣非后净利润3.7亿元,同比下滑2.6%。 我们测算饲料盈利3.2-3.3亿,同比增速超过50%,主要原因为公司饲料业务中,猪料占比高,猪料中前期料占比高,充分受益生猪养殖后周期。 生猪养殖贡献归母利润1个亿左右,生猪出栏合计76万头,去年同期为24万头,增长316%。 生物技术子公司引入国资。 公司同日公告对大北农生物技术公司增资,投前估值39亿元,投后预计43亿元,参与方为现代种业基金以及中央扶贫产业基金,本次引入战投目的是市场推广+南美大豆性状产品拓展。 本次增资后大北农集团持股比例为63.52%,员工持股平台持股比例为27.22%,新引入基金分别持股4.63%。 截至2020年底,生物技术公司总资产3.2亿,负债总额1.5万元,净资产1.7亿元,收入为870万元,净亏损256万元。 生物育种产业化稳步推进,公司有望成为首批受益企业。 截至目前,生物技术公司已经获得4个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国内生产应用)和1个进口大豆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生物育种产业化相关政策正在推进中,本次基金入股,凸显了公司在生物育种研发和产业化方面领先地位。 风险因素:成本波动,政策风险,疫病爆发,产能恢复不及预期等。 投资建议:公司饲料业务回暖,养殖逐步放量。 生物育种产业化稳步推进,公司有望成为首批受益企业。 考虑到公司猪料主营业务增长超预期,上调公司2021/2022年EPS预测至0.49/0.38元(原预测为0.46/0.29元),新增2023年EPS预测为0.33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1年25倍PE,对应目标价12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