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迪安诊断-300244-2021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常规及新冠检测业务快速增长-210428

《中信证券-迪安诊断-300244-2021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常规及新冠检测业务快速增长-210428(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迪安诊断-300244-2021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常规及新冠检测业务快速增长-210428(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2021Q1传统诊断服务及产品均恢复增长,推断新冠检测收入约6亿元。 重点学科推动特检业务,精准中心模式持续拓展。 研发持续加码,自有产品初露锋芒。 新冠检测业务带动毛利率大幅提升,经营性现金流情况良好。 公司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公司2021Q1实现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28.68亿、3.39亿、3.31亿元,同比+87.13%、+4989.85%、+15354.74%,收入、利润均大幅增长,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2021Q1传统诊断服务及代理业务均恢复增长,推断新冠检测收入约6亿元。 随着国内新冠疫情的良好控制,医疗机构诊疗业务逐渐恢复,我们推断2021Q1公司传统诊断服务及代理业务收入分别为7-8亿、15亿元,相较2019Q1显著增长(2020Q1疫情影响较大,不具可比性),增速均在20%以上。 此外,受返乡新冠疫情防控政策影响,春节期间新冠核酸检测业务量激增,检测量超2000万份,推断收入约6亿元,对2021Q1业绩贡献较大。 目前国内疫情虽已较为稳定,但海外疫情仍较严峻,为应对偶发聚集性病例爆发,复工复产、入境、返校、就医等各时期各类人群的筛查,预计常态化新冠核酸检测仍会维持较长一段时间,新冠检测有望持续贡献业绩。 伴随医院就诊量的逐步恢复,预计2021全年的传统诊断服务及产品业务在2020年低基数的情况下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重点学科推动特检业务,精准中心模式持续拓展。 公司重点发展高毛利的特检业务,围绕“肿瘤+感染+慢病+妇幼”四大学科,重点打造临床专业诊断品牌,不断开发以疾病为中心的全病程诊断检测方案。 公司为国内独家开创“精准中心”模式,拉动区域特检外包业务协同发展。 2020年公司新增5家省外精准中心,累计共有20家精准诊断中心,其中7家实现盈利。 扣除新冠核酸和抗体检测,2020年特检业务收入占公司检验业务比例已超过35%。 研发持续加码,自有产品初露锋芒。 公司2021Q1研发投入0.75亿元,同比+61.34%,在高研发投入下,自有产品逐步进入产业化阶段。 在液相质谱领域,25-羟基维生素D检测试剂盒等3个二类试剂盒已完成注册并上市,多个在研检测试剂盒进展顺利;在核酸质谱领域,迪谱诊断启动药物基因组检测试剂盒的临床注册,在肿瘤、遗传病、感染等领域申报检测试剂盒;在病理诊断产品和分子诊断产品领域,2020年迪安生物已取得三类注册证4项,二类注册证1项,一类备案产品38个。 2020年公司自有产品业务收入3.76亿元,同比+214.54%,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们预计2021年该业务仍能维持较快增速。 新冠检测业务带动毛利率大幅提升,经营性现金流情况良好。 公司2021Q1毛利率38.02%,同比+9.03PCTs,推断主要由于高毛利新冠检测业务的拉动。 2021Q1财务、管理、销售费用率为1.50%、7.06%、9.05%,同比-1.63、-2.28、-0.17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同比-4.08PCTs,各项费用率控制良好,其中管理费用率降幅较大,主要由于新增股权激励费用、人员成本较上年同期增加较多所致。 经营净现金流净额-4.11亿元,同比-28.47%,主要由于购买商品、支付员工薪酬以及费用所支付的现金增多所致。 风险因素:第三方检验医学诊断领域竞争加剧,新业务开发未达预期,新冠检测业务大幅下滑。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新冠疫情带动公司诊断医学服务业务高速增长,未来外包业务发展空间广阔。 同时考虑到自有产品陆续上市、多个实验室提前扭亏为盈、特检产品持续加码以及精准中心的稳步推进,结合2021年一季报业绩,维持2021-2023年EPS预测为1.64/1.69/1.98元,结合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1年30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49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