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蓝思科技-300433-营收成长大超预期,开启高速规模化增长模式-210428

《太平洋证券-蓝思科技-300433-营收成长大超预期,开启高速规模化增长模式-210428(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洋证券-蓝思科技-300433-营收成长大超预期,开启高速规模化增长模式-210428(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4月27日,]蓝思发布了2021年一季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19.90亿元,同比去年的69.50亿大幅增长,归母净利润12.06亿元,同比增长36.57%,扣非归母净利润10.64亿元,同比增长48.91%。 营收大超预期,开启高速规模化模式。 在常规业务较淡的一季度,蓝思现有非金属与可成金属件业务融合顺利,销售额快速增长,证明公司过往上下半年差距较大的状况正在发生明显的改变(即使如去年最旺的三季度,蓝思单季营收也只有105亿),这是非常重要的增量信号,也充分证明在iPhone系列智能终端外观和功能件中,蓝思的份额依然非常坚挺。 而且,规模化的发展模式,往往寓意着公司已经进入了全市场模式,即phone、pad、watch、book、mac、tag、car等产品全面进驻,包括过去进驻较轻的中低端领域,预计在客户的支持下也将全面份额替换,大量中小规模竞争厂商的份额有望被大幅取代。 这所带来的,是蓝思在供应链领域的地位的全面提升。 投资者应该注意到,蓝思过去几年在智能手机终端、智能穿戴、平板、笔记本、一体电脑及汽车电子等领域的重点布局,正逐渐兑现收益,且进度比绝大部分投资者所预期的更快,尤其是汽车电子方面,当前公司已是多家全球核心汽车厂商中控屏、仪表盘、B柱和智能座舱结构件等产品的供应商,一季度汽车电子产品的旺盛需求,是公司销售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 利润快速增长,开始进入释放阶段,全年高质量超预期可盼!值得注意的是,费用方面,一季度可成的合入、金属结构件产品从铝合金往不锈钢拓展、组装业务(湘潭智能终端园区)的启动、以及VR/AR/MR和汽车等新项目的大量开展,使得公司继续大量招人、进一步组建各领域的专业团队,大幅拓深客户渠道,全部业务线均已全马力开动,虽然确实造成了费用一定程度的增长,但费用增长预计将换来全年乃至未来两年各个项目的获取,把原本过去在下半年才开展的工作,提前到一季度就开始,这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态度和战略模式,即在一季度提前把全年的开发和储备人员、用工,以一部分项目提前投入及锁定,和客户深度绑定,既避免了过去上下半年业务利润均衡不平的缺陷,更同时让接下来的二三季度的表现有更好的基础(先期费用已经一季度铺下去了,接下来预期有望提升)。 从项目上来看,一季度的重点研发首先在车载端,譬如说我们非常关注的车窗、前档、天窗等等细分环节,很好为车载端接下来的爆发成长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其次,市场非常关注的消费电子领域的VR/AR/MR等产品,再次,泰州铝合金、不锈钢及可穿戴和平板等金属方面的布局,充分充实了公司的业务基础。 考虑到重点客户会在6-7月份开展的2022年的项目布局,蓝思一季度的提前投入是非常必要的,相信在经过两三个月的整合之后,一季度的厚积薄发会成为下半年甚至明年全年收获丰硕果实的基础。 盈利预测及评级:维持买入评级。 组装业务的如期落地,为公司平台型业务凑齐了最后一块拼图,凭借在玻璃、陶瓷、蓝宝石等外观件产品生产制备方面深厚的技术工艺储备和经验积累,叠加在模组、模切、声学、PCBA等应用领域的逐步成长,公司已完成了整机组装业务的顺利拓展。 展望未来,在当下平台基础之上,蓝思覆盖面越来越广的组件市场份额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而新能源汽车、可穿戴、智能家居等更多全新领域,公司将以模组级或整装级的方式全面铺开,成长显然值得期待,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净利润分别为72.34亿和96.31亿和123.0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19.87、14.92和11.6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因疫情全球蔓延或全球宏观经济下滑导致消费者购机能力减弱,大客户新机销售情况不及预期;(2)康宁或其他微晶玻璃生产厂商无法有效地快速降低原材成本;(3)竞争对手恶性降价导致行业利润率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