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香港交易所-0388.HK-2021年一季报点评:新经济集聚效应强劲,推动ADT趋势性抬升-210429

《中信证券-香港交易所-0388.HK-2021年一季报点评:新经济集聚效应强劲,推动ADT趋势性抬升-210429(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香港交易所-0388.HK-2021年一季报点评:新经济集聚效应强劲,推动ADT趋势性抬升-210429(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港交所2021Q1IPO融资额位列全球第三,其中新经济和生物科技占比95%,进一步带动香港市场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YTDADT自2020年的1295亿港元趋势性抬升至~2100亿港元,预计全年有望维持在~1800亿港元。 下调目标价至559港元,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总收入同比提升4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0%,双双创新高。 港交所2021年一季度收入及其他收益59.56亿港元,同比增长49%,略低于我们预期。 其中核心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5%,符合预期;投资收益净额4.18亿港元,略低于预期。 归母净利润38.40亿港元,同比提升70%,符合预期。 现货市场表现强劲,现货和交易后分部收入分别增长57%和28%。 2021年一季度港股日均成交额达到2244亿港元,创季度新高,同比增长86%,环比增长59%。 其中股本证券产品日均成交额同比提升91%。 沪深港通交易活跃,南向日均成交额达到608亿港元,同比提升181%,环比提升116%。 北向日均成交额为1268亿人民币,同比和环比分别提升63%和33%。 强劲的交投带动交易和结算利润高速增长,EBITDA率分别达到92%和90%,现货和交易后分部分别贡献了EBITDA的35%和42%。 沪深港通收入7.37亿港元,同比增长82%,创历史新高。 新股融资额位列全球第三,新经济IPO及二次上市回归双双加速。 2021年一季度港交所IPO融资额1366亿港元,位列全球第三,其中95%来自新经济和生物科技公司。 32只新股中,3家为生物科技股、2家为WAR架构,还包括3家二次上市公司。 截至2021年3月末,通过《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上市规则》)第十八A章上市的B板生物科技公司共27家,IPO募资额达到651亿港元,总市值达到5514亿港元。 2021年一季度汽车之家、百度集团和哔哩哔哩顺利完成二次上市,回归中概股达到13家。 快手科技也在本季度顺利完成IPO,优质新经济标的的集聚效应越加明显。 衍生品表现稳健,商品分部较为平淡。 由于2020年一季度全球爆发新冠疫情交易波动剧烈导致基数过高,期交所衍生品合约日均成交张数同比下滑23%。 相较而言,股票期权交投活跃,日均成交张数同比增长54%。 受益于衍生权证和牛熊证交投活跃,衍生品分部EBITDA同比增长8%。 恒指科技指数期货和期权日渐放量,预计2022年开始对收入增厚将更为明显。 商品分部收入及EBITDA同比分别减少10%和17%,主要由于英国疫情原因,使得LME在第一季度暂停了其交易权的现场交易活动,LME收费日均成交量同比减少21%。 风险因素:日均成交量大幅下降,利率抬升,重要标的上市进度低于预期,股市大幅下跌。 投资建议:下调目标价至559港元,维持“增持”评级。 考虑到4月由于流动性边际收紧以及美债收益率走高,月ADT下滑至~1600亿港元,带动YTDADT下滑至~2100亿港元。 我们下调全年ADT假设至1865亿港元,并根据财报数据,调整衍生品和商品部分假设,公司2021/2022/2023年EPS预测为11.2/13.5/15.9港元(前值12.4/14.0/15.9港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44/36/31x。 维持2021年50xPE目标估值,调整目标价至559港元,维持“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