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移远通信-603236-规模持续快速扩张,波动不改龙头本色-210430

《兴业证券-移远通信-603236-规模持续快速扩张,波动不改龙头本色-210430(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移远通信-603236-规模持续快速扩张,波动不改龙头本色-210430(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移远通信分别于4月19日、28日发布了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公司保持业务规模持续高增长,超越整体行业增速,行业地位正不断得到巩固和强化。 其中,公司2020年创造营业收入61.06亿元,同比增长47.85%;归母净利润1.89亿元,较2019年增长27.71%;毛利率20.23%,净利率3.10%。 2020年在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下,公司展现了强大的经营韧性,全年出货达1.1亿片以上;据物联网智库统计,公司全年各季度市场份额在近25%至33%左右变化,远高于第二名份额。 公司2020年的营收和利润整体呈现出逐季环比提升的良好态势;毛利率与2019年相比略微下滑了0.92个百分点,这主要由境内销售毛利率较境外为低,而公司境内业务增长又领先于境外业务所致;净利率自二季度低点以来,三四季度改善明显,规模效应及管理优化效果显现。 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8.56亿元,同比增幅高达80.28%;归母净利润0.61亿元,与营收增速接近;毛利率19.38%,与2020年四季度相比下滑了0.60个百分点,或主要由会计准则变更和原材料价格波动所致,后期有望得到改善;本季度的研发费用率10.75%,较去年同期及四季度皆有所降低,展示了公司在规模高速扩张的同时,实现的研发投入提质增效和研发力量的规模复用。 前瞻视野布局,龙头地位稳固。 采购:公司凭借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经验、高效的物料管理体系,在当前形势下前瞻性地增加了原材料储备。 截至2021年一季度,公司存货规模达到17.82亿元,其中以原材料为主。 充足的原材料供应保障了订单的按时交付,出色的订单响应能力有望获得竞争对手的转单,这一点已通过2021年一季度的出色经营成果得到了验证;而且公司凭借高质量产品和全方位服务构筑的客户粘性,将使得这一趋势一旦形成,便不易逆转。 生产:公司出货量突飞猛进,从安全和效率的角度来说,过去单纯依靠代工的生产模式已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产能需求。 公司通过自建月产能超4kk的合肥智能制造中心,积累生产运营管理经验,二期常州中心预计2021年可投入使用,且产能在7.5kk/月的规划基础上扩展前景可观。 通过代工和自产的结合,在保障供应链安全、助力产品研发和成本管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研发:公司高度重视并始终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不断储备和推出符合甚至引领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产品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全球五大研发中心为业务快速扩张提供强劲支持,截至2020年底,公司已取得授权专利135项、软件著作权136项、商标67项。 此外公司还参与CCSA行业标准、3GPP国际标准的制定,掌握行业演进话语权。 销售:公司采用经销+直销的模式,不断巩固现有市场,持续挖掘开拓潜在新客户,目前公司全球客户数量已超过8500家。 通过完善的国际认证和7X24小时的全球销售服务团队抢占市场份额,公司销售规模高速增长,推动物联网应用加速落地。 各业务线遍地开花,有望驱动2021年超预期增长。 公司2020年的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LTE、LTE-A、LPWA及5G模组业务量的提升;同时公司车载前装业务量大幅增长,目前已为全球60余家Tier1供应商及超过30家全球知名主流整车厂提供服务。 LTE、LTE-A、LPWA系列产品是公司的传统强势业务,在业内广受认可,市场份额领先。 5G方面,公司具有先发优势,能够提供高通、展锐、联发科等多平台5G模组,覆盖中国和全球主流频段,目前已支持1000多家终端客户项目落地。 车载领域,公司在车联网领域布局较早,已有大量的车规级产品量产经验,涵盖5G、C-V2X、LTE、GNSS、WIFI、BT等完善的技术产品组合,赋能高安全级别智能网联车载应用,在车载市场处于领先地位,未来业绩增量贡献前景可观。 创新业务方面,公司推出了QuecPython嵌入式操作系统,使客户的模组二次开发更加便捷,简化无线应用开发流程、精简硬件结构设计、助力客户降本增效;公司在2020年推出了大量5G和GNSSL1/L5双频天线,同时提供定制天线服务,以搭配通信模组,为客户提供最佳无线性能;公司还自主研发了物联网云平台,结合创新的行业应用案例,帮助客户便捷高效地实现端到端的业务场景和解决方案。 移远通信在各类业务线中的全面开花,有望持续创造新兴优势增长点,进一步筑高壁垒。 盈利预测与估值:根据公司的最新发展情况,我们调整了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85.78/118.20/160.76亿元,净利润3.31/6.07/10.64亿元,对应当前股价(2021年4月29日)的PE分别为60.8/33.2/18.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物联网发展不及预期;汇率波动;贸易争端;人才技术流失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