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美兰空港-0357.HK-2020年业绩公告点评:减值利空出尽,共振驱动成长-210430

《中信证券-美兰空港-0357.HK-2020年业绩公告点评:减值利空出尽,共振驱动成长-210430(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美兰空港-0357.HK-2020年业绩公告点评:减值利空出尽,共振驱动成长-210430(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确认海航机场控股等投资损失13.9亿和信用减值损失5.0亿,导致2020年净利润亏损13.4亿,但投资损失和减值或已充分计提。 同期特许经营权收入逆势增长35.3%,2021年旅客吞吐量或恢复至2200万人次左右,料免税销售额增长40%左右,5年业绩CAGR25%~30%,预计离岛免税与产能爬坡会形成共振驱动成长。 2020年净利润亏损13.4亿元,其中投资损失13.9亿、信用减值损失5.0亿,预计投资损失和减值已充分计提。 2020年公司收入同比下降11.9%至13.7亿元,实现毛利6.93亿符合预期。 海航集团为公司控股股东海口美兰的重大影响股东,公司确认海航机场控股等联营企业投资损失13.9亿(去年投资收益686万),信用减值损失5.0亿(去年对应219.8万),受海航集团资产整合的影响导致2020年公司净利润亏损13.4亿。 2020年公司对海航机场控股长期股权投资确认投资损失13.7亿,同比减少91.4%,料整合完成后优质资产股权价值再次释放,或已充分考虑重整影响因素,预计相关投资损失和减值已充分计提。 2020年公司特许经营权收入逆势增长35.3%,推断免税收入同比增长22%。 2021年旅客吞吐量有望恢复至2200万人次左右,公司免税销售额或同比增长40%左右。 受益于离岛免税消费高景气和出境游需求向海南、新疆、云贵川等地转移,2020年公司国内线旅客吞吐量、航班起降架次同比-28.3%、-16.1%,表现领先上市机场。 其中航空性收入同比下降34.7%,与业务量降幅基本一致。 特许经营权收入同增35.3%,料全年免税销售额同增20.4%至28亿左右,2021Q1或突破10亿。 3月公司旅客吞吐量环比大增72.2%,预计“五一”、暑期赴岛需求强劲反弹,全年旅客吞吐量有望恢复至2200万人次左右,料公司免税销售额同比增长40%左右。 2020年营业成本降幅低于收入6.1pcts,纳入海航集团重整范围的应收债款及海航财务存款、提供共同还款承诺预期信用损失分别3.1亿、1.9亿。 2020年公司营业成本同比下降7.0%至6.7亿元,降幅较收入端低6.1pcts,成本管控优秀。 其中疫情影响下关闭部分服务区域导致人工成本同比下降19.9%,水电费下降12.6%、机场及外勤综合服务费下降5.1%。 但投资和信用减值损失造成大额亏损,其中纳入海航集团重整范围的应收债款及海航财务存款占62.4%(3.13亿)、为海口美兰提取银团贷款提供共同还款承诺预期信用损失37.6%(1.89亿),随着海航整合进入关键阶段、料负面影响逐渐消除。 二期工程、一跑道收购或2021年落地,打开成长空间、提高资产完备性,公司或迎来5年利润增长周期。 未来5年美兰空港承担主要赴岛客流增量,2021年年中二期工程有望投运、打开成长空间。 料投运带来年化成本增量7.3亿,免税高增长有望熨平产能周期,2021~2025年业绩复合增速或30%~35%。 公司拟收购一跑道及相关资产,估价15.2亿元,我们预计2021年会落地,年化增加折旧5900万,但或增加航空收入1.7亿元。 预计离岛免税消费高景气和机场产能周期形成共振、成长空间打开。 2020年业绩筑底,未来公司或迎来5年利润高成长。 风险因素:民航需求恢复弱于预期;机场免税增长不及预期;一跑道注入、定增落地及仲裁结果不及预期。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 2020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2pcts至48.6%,基本符合预期。 但同期净利润亏损13.4亿元,其中投资损失13.9亿、信用减值损失5.0亿,预计海航集团重整影响带来负面影响已充分计提。 2021年旅客吞吐量有望恢复至2200万人次左右,料公司免税销售额同增40%左右。 根据2020年年报,我们调整公司2021/22/23年EPS预测至0.02/1.38/2.31元(原2021~2022年预测1.42/2.35元,2023年预测为新增)。 离岛免税业务与产能爬坡形成共振,料2021~25年业绩复合增速25%~30%,或迎来5年利润高成长。 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