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碳中和碳达峰系列研究之绿色债券篇:逐步打通投融资链接,探索绿色债券机遇-210425

《招商银行-碳中和碳达峰系列研究之绿色债券篇:逐步打通投融资链接,探索绿色债券机遇-210425(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商银行-碳中和碳达峰系列研究之绿色债券篇:逐步打通投融资链接,探索绿色债券机遇-210425(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文将由上自下,通过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到绿色债券市场,再到碳中和债,来勾勒一个完整的市场图景。 之后探讨在“碳中和”目标下,绿色债券市场空间,市场参与者未来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最后我们尝试针对投融资业务机会提出一些路径上的思考。 ■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和发展现状。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体系已全面建立,顶层设计从国家战略支持体系、政策法律和法规体系以及组织保障机构体系等方面展开。 绿色金融市场已具一定规模,绿色信贷是第一大市场,绿色债券是第二大市场。 ■绿色债券市场体系和发展现状。 政策已基本完善,贴标绿色债券在认定标准、资金用途、项目评估与遴选、募集资金管理、存续期信息披露和鼓励措施上已有明确规定。 市场已顺利渡过起步阶段,贴标绿色债券初具规模,品种逐步多元化。 ■绿色债券子领域――贴标碳中和债的体系和发展现状。 碳中和债的政策正在逐步推出,目前已有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发文出具规定。 市场开启进程,首批贴标碳中和债已于2021年落地,已发行规模较小,品种类型较少。 ■绿色债券(含碳中和债)面临的机遇和困境。 机遇: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容,未来5年绿色债券同比增速至少有望保持在15%以上。 困境:供给和需求方链接不畅,供给方面临项目认定是否符合标准、发行综合成本较高、以及投资者认可度不高的问题。 投资方面临经济效益不足、绿色投资理念践行程度较低、以及国际投资者参与度低的问题。 ■绿色债券市场业务机会探索。 融资机会:需要基于供给方(企业)寻找优质主体。 短期视角下,关注存量市场,以有项目储备的高评级企业、相对成熟的绿债品种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抓手;中长期视角下,尝试挖掘新主体融资机会、推动落地绿色债券创新品种、关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扩容的机会。 投资机会:需要寻找资产性价比。 短期视角下把握优质资产,围绕地方政府合作挖掘优质资产;中长期视角下,逐步布局绿债市场,陪伴优质主体成长,全面挖掘相关投资机会以及尝试金融产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