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国际-2021年一季度债市信用风险回顾与展望:信用风险整体可控,但释放压力仍存,关注三类信用风险-210426

《中诚信国际-2021年一季度债市信用风险回顾与展望:信用风险整体可控,但释放压力仍存,关注三类信用风险-210426(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诚信国际-2021年一季度债市信用风险回顾与展望:信用风险整体可控,但释放压力仍存,关注三类信用风险-210426(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主要观点一、信用风险回顾:一季度受集团型企业风险爆发影响,信用风险加快释放1.信用风险继续释放,违约规模同比增加:2021年一季度,共69支债券发生违约,违约规模833.95亿元,同比增加近68%,新增违约主体12家;公募市场滚动违约率为0.76%;2.行业分布相对集中:新增违约发行人主要以交通运输和房地产行业为主;3.违约原因多元化:新增违约发行人普遍面临行业经营环境或融资环境压力,导致经营业绩、融资能力受到不利影响,同时企业自身还存在业务扩张激进、债务规模高企、关联企业风险传染等问题。 4.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运用更加频繁:一季度发行人与持有人达成展期协议的现象较去年同期进一步增加;5.违约后续处置进展缓慢:13家公募违约主体有实质处置进展,处置方式涉及债务重组及破产重整。 二、负面评级行动回顾:负面评级行动同比明显增加,集团内部风险联动事件较多1.公募债券市场负面评级行动次数同比明显增加,主体评级下调70次,展望调整为负面19次、发行人被列入观察名单15次;2.评级下调行动涉及34家主体,较去年增加15家,多为发生债券实质违约或违约关联方等发行人;3.产业类行业一季度共有31家主体评级被下调,交通运输和房地产行业下调次数相对较多;金融机构有3家主体评级下调;4.从下调企业涉及区域来看,海南、广东、重庆分别有8家、4家、3家下调,其它省市下调主体数均不超过2家。 三、展望:年内债市信用风险释放压力仍存,关注三类信用风险2021年以来,虽然国内经济整体持续修复,但民营中小企业盈利能力恢复空间受限;叠加政策的逐渐常态化,实体经济融资难度或进一步增加。 考虑到年内信用债到期压力依旧较大,需警惕信用收缩环境下信用风险的释放压力。 但随着风险防范工作的逐步落实,信用风险对市场的影响整体可控。 需要关注以下三类信用风险点:(1)关注产业类行业内尾部弱资质企业债务偿付情况;(2)关注弱区域、弱资质城投企业债务兑付情况以及被动破产风险;(3)关注企业集团内部违约联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