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香港交易所-0388.HK-深度跟踪报告:新经济重塑产业结构,带动ADT稳步上移-210502

《中信证券-香港交易所-0388.HK-深度跟踪报告:新经济重塑产业结构,带动ADT稳步上移-210502(3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香港交易所-0388.HK-深度跟踪报告:新经济重塑产业结构,带动ADT稳步上移-210502(32页).pdf(3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港交所的盈利能力与ADT(日均交易额)高度相关,产业结构是ADT的核心影响要素。 通过上市制度改革,香港市场已经成为中国新经济的主战场。 新经济打开盈利和估值空间,拉动市值迈上新台阶,在资产荒大背景下,若将二次上市纳入港股通以解决供求矛盾,则有望进一步提升ADT。 维持“增持”评级。 港交所盈利能力与ADT高度相关。 自2006年以来,港交所单季归母净利润与ADT相关性为87%。 由于产业结构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估值及换手率,因此是ADT的核心影响要素。 上市制度改革通过增量改变存量,已经重塑香港资本市场产业结构。 根据港交所4月29日上市改革三周年时披露,2018年4月上市制度改革至2021年4月末,共146家新经济公司上市,新股融资额占比61%。 截至2021年3月末,新经济公司集中较多的资讯科技、消费及医疗行业市值占比升至59%。 自2018年上市新规后融资额前50大新经济发行人,合计市值达到总市值的27.8%,最具代表性的恒生科技指数30家成分股市值占比35%。 新经济激活上市公司成长性,打开盈利和估值空间。 市值增长叠加估值上移,拉动ADT迈上新台阶。 香港是中国新经济的主战场。 从供给端来看,由于香港市场的制度环境和投资者结构与新经济公司匹配,以民营企业为主的新经济公司比较年轻的创始人团队,往往自主选择香港上市。 另外,随着中美关系紧张,中概二次上市也正在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从需求端来看,新经济公司是长线基金的必然选择。 根据我们测算的5年后公募基金发展规模,需求远大于A股有效供给,资产荒将常态化。 增配港股将是应对新常态最直接的增量选择。 新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引擎,将是长线基金的必然选择。 二次上市纳入港股通是解决供求失衡的有效手段。 二次上市纳入港股通不仅可以补充供给,而且可以让大陆基金分享中国新经济成长果实、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化解资产泡沫。 从阿里来看,发行时港股股本占比2.5%,2020年底已升至16.5%,交易额占比为18.1%;2021年3月末港股股本占比进一步提升至20.7%,交易额占比为18.3%。 2021年3月23日富时罗素将指数跟踪切换至阿里H股价格。 我们认为MSCI相关跟踪指数标准也存在切换可能。 指数公司这一举动有望提升二次上市公司配置价值。 若二次上市纳入港股通,将进一步提升ADT。 上市新规后融资额前50的新经济公司,被纳入港股通且港股通持股占比高于5%的标的为16家,其中11家纳入后换手率均提升超过0.1%。 以美团和小米为例,纳入港股通后,其日均成交额均明显发放大。 从阿里和腾讯日均成交额比较来看,纳入港股通有望大幅提升交易活跃度。 风险因素。 日均成交量大幅下降,利率抬升,重要标的上市进度低于预期,股市大幅下跌。 投资策略:维持目标价559港元,维持“增持”评级。 尽管ADT会随市场波动,但中枢预计将伴随中国新经济的成长而稳步上移。 只要“以法律、制度、文化为核心,持续吸引中国新经济公司来港上市,满足全球和南下机构投资者的需求”的逻辑不变,那么长期来看就可以获得ADT增长所创造的回报。 港交所作为中国新经济主战场的直接及最大受益者,其配置价值显而易见。 维持公司2021/2022/2023年EPS预测11.2/13.5/15.9港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43/36/30x。 维持2021年50xPE目标估值,对应目标价559港元,维持“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