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航证券-电子行业周报:2020年和2021Q1电子行业业绩快速上升,持续关注面板行业机会-210503

上传日期:2021-05-06 07:43:19 / 研报作者:张超宋子豪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中航证券-电子行业周报:2020年和2021Q1电子行业业绩快速上升,持续关注面板行业机会-210503.pdf
大小:48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航证券-电子行业周报:2020年和2021Q1电子行业业绩快速上升,持续关注面板行业机会-210503

中航证券-电子行业周报:2020年和2021Q1电子行业业绩快速上升,持续关注面板行业机会-210503
文本预览:

《中航证券-电子行业周报:2020年和2021Q1电子行业业绩快速上升,持续关注面板行业机会-210503(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航证券-电子行业周报:2020年和2021Q1电子行业业绩快速上升,持续关注面板行业机会-210503(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周行情:本周电子(申万)指数-0.84%,行业排名13/28;上证综指-0.79%,深证成指+0.60%,创业板指+3.24%。

个股涨幅前五:睿能科技(+31.56%)、国科微(+31.00%)、士兰微(+24.86%)、雷曼光电(+17.94%)、和林微纳(+16.75%)。

个股跌幅前五:商络电子(-29.00%)、中英科技(-24.14%)、京泉华(-24.05%)、*ST丹邦(-22.48%)、爱克股份(-20.27%)。

重要事件4月27日,中国一汽与中感微成立汽车芯片联合实验室。

此次签约活动是中国一汽拓展汽车芯片国产化生态圈、助力汽车芯片自主研发及应用的一项重要举措。

4月27日,韩国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三星电子子公司SEMES正计划建造一座新的研发中心,旨在帮助三星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实现独立。

SEMES计划在未来10年投资4000亿韩元(合3.60亿美元),在三星电子器兴(Giheung)芯片工厂附近的一个11万平方米场地上建设R&D中心。

4月27日,IDC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软件定义存储(SDS)较去年同期实现51.7%增长;超融合存储系统(HCI)实现36.5%的增长。

结合存储硬件整体市场来看,SDS和HCI的硬件出货占比都仍在逐渐上升,市场份额目前已超四成。

4月28日,MediaTek与爱立信日前成功完成5GNR双连接测试,这是毫米波首次在5GSA实验网下结合Sub-6GHz频段进行的双连接测试,使用搭载MediaTekM805G调制解调器的测试设备,实现了最高5.1Gbps的下行速率。

4月29日,Counterpoint预测,到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AP(应用处理器)/SoC(片上系统)芯片组的出货量将同比增长3%,联发科将以37%的份额排名第一。

在全球5G智能手机SoC市场,高通将以30%的份额领先。

投资建议近日,上市公司2020年年报与2021年一季报发布完毕。

2020年,中信分类电子行业营业总收入达到18,866.21亿元,同比增长15.97%,归母净利润1,078.34亿元,同比增长55.43%。

2021年一季度电子行业营业总收入达到5,164.22亿元,同比增长58.92%,归母净利润402.86亿元,同比增长189.80%。

其中,半导体领域2020年营业收入达到2,336.48亿元,同比增长18.18%,归母净利润245.78亿元,同比增长100.26%。

2021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97.28亿元,同比增长28.32%,归母净利润65.73亿元,同比增长117.70%。

元器件领域2020年营业收入1,815.50亿元,同比增长15.02%,归母净利润180.83亿元,同比增长13.09%。

2021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达到485.40亿元,同比增长47.42%,归母净利润47.48亿元,同比增长56.45%。

光学光电领域2020年营业收入5,594.21亿元,同比增长2.19%,归母净利润289.37亿元,同比增长33.48%。

2021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达到1,679.74亿元,同比增长65.93%,归母净利润134.64亿元,同比增长377.34%。

消费电子领域2020年营业收入7,070.95亿元,同比增长33.18%,归母净利润320.12亿元,同比增长104.06%。

2021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达到1,724.53亿元,同比增长62.57%,归母净利润92.84亿元,同比增长122.60%。

其他电子零组件领域2020年营业收入595.05亿元,同比增长5.50%,归母净利润25.48亿元,同比下降23.47%。

2021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达到161.42亿元,同比增长49.57%,归母净利润14.53亿元,同比增长131.68%。

总体来看,虽然2020年受到全球新冠疫情、美国贸易摩擦和技术封锁等因素的影响,电子板块总体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实现较高增速。

在政策的支持和下游汽车电子、物联网等应用的不断拓展下,细分领域半导体、元器件、光学光电、消费电子业绩均实现上涨,其中消费电子受益于5G换机潮和居家办公伴随PC销量上升等因素业绩增速最快,而其他电子零组件领域由于个别公司出现大幅亏损导致细分领域归母净利润总和下滑。

季报方面,2020年一季度疫情造成不同程度的停工停产以及下游需求疲软导致企业业绩低于预期,而2021年一季度在我国疫情稳步控制和国外疫情好转的情况下,电子行业整体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出现大幅上升,这一双向作用导致了同比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各细分领域业绩均实现上涨,其中光学光电领域归母净利润增长率高达377.34%,主要由于疫情下居家办公室趋势的形成促使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等产品需求激增,叠加价格的不断上涨,我国面板企业业绩爆发,带动整体细分领域归母净利润总和快速上升。

我们认为在政策红利和国产替代的不断驱动下,我国电子行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将有望加速推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任爱光表示,超高清视频是视音频领域数字化、高清化之后的新一轮重大技术革新,正在带动核心芯片、显示终端、传输网络等全面升级换代,形成万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展望二季度,考虑到玻璃基板和驱动IC缺货仍在持续,我们判断面板的供需紧张将贯穿整季,建议关注行业领先企业。

半导体:一季度我国集成电路进出口实现双增长,出口726.8亿元,增长2.4%,进口2624.7亿元,增长11.2%。

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一季度集成电路增加值同比增速均超过60%。

(1)设备:目前全球芯片短缺已蔓延到芯片制造设备的领域,半导体设备交付期延长。

因下游扩产需求的上升,上游设备厂商对设备芯片的需求也不断提升。

SEMI最新报告显示,全球半导体行业有望连续三年创下罕见的晶圆厂设备支出纪录新高,2020年将增长16%,2021年的预测增长率为15.5%,2022年为12%。

今年和明年两年大部分晶圆厂投资集中在晶圆代工和存储领域。

晶圆代工支出预计将在2021年增长23%,达到320亿美元。

总体存储支出将以个位数的形式增长,到2021年将达到280亿美元。

功率和MPU微处理器芯片相关投资预计2021年和2022年分别增长46%和26%。

在5G、高效能运算、车用等应用带动下,半导体设备未来几年将步入超级循环周期,SEMI将今年半导体设备销售金额增长率的预估由原先的年增10%上修至15%。

另外,根据SEMI数据,北美半导体制造商销售额3月份再创新高,达到了32.7亿美元,环比增长4.2%,同比增长48%。

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出货金额作为市场的先前指标,其持续向好的趋势反映了半导体未来景气度的持续向好。

半导体设备步入超级循环周期,看好未来十年全球半导体投资窗口。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设备市场。

近年来欧美芯片产能占比逐步下降,美国在全球芯片制造产能占比从1990年的37%下降到了2020年的12%,欧洲在此期间下降了35个百分点,降至9%。

中国大陆的市场份额从几乎没有扩大到15%,且预计在未来十年将增长到24%。

中国借助产能区域性转移的趋势和成本的优势,逐渐扩大市场规模。

半导体设备一直是我国电子产业的短板,随着自主可控的推进,国内领先企业已在加速研发,叠加未来汽车电子、5G基站等新兴应用将扩大市场规模,建议持续关注半导体设备领先企业国产替代机会。

(2)材料:根据SEMI统计,2020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总体规模为55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9%,超过2018年市场高点529亿美元。

中国台湾地区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为123.8亿美元,继续位居全球第一;中国大陆超过韩国,达97.63亿美元,跃居全球第二;增长率方面,中国大陆市场增长12.0%,是全球增幅最高的市场。

另外,SEMI预计,2021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将可达到565亿美元。

中国大陆将突破100亿美元大关,达到104亿美元,居全球第二,并且继续扩大与第三名韩国优势。

我国半导体材料领域与海外领先企业仍存在较大差距。

全球半导体光刻胶市场基本被日本和美国企业所垄断。

中国本土光刻胶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自给率较低,且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PCB光刻胶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我国半导体材料企业的市占率将进一步提高。

(3)芯片设计:根据芯谋研究《2020年中国芯片设计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芯片设计产业产值达到442亿美元,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超过10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超过20%。

2020年中国前10大芯片设计企业总营收达到241亿美元,比2019年提高29%;前20大设计公司营收之和达到280亿美元,比2019年提高了30%。

从全球角度看,集邦咨询发布了2020年全球前十大IC设计公司营收排名,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和英伟达(NVIDIA)位列前三。

由于网通需求的上升、基频处理器重回苹果供应链叠加华为禁令等原因,高通2020年营收(194.07亿,+33.7%)大幅上升。

芯片设计环节是我国半导体产业链发展最为迅速的环节之一,部分专用领域已可与世界先进水平竞争。

“十三五”期间,中国芯片设计业的规模不断上升,但中国芯片设计业的发展与需求依然存在很大不平衡,预计未来仍将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4)晶圆代工:2021年第一季全球晶圆代工市场需求持续旺盛,电脑相关领域对无线连接、显示器驱动以及快闪记忆体控制器IC的需求量上升,消费市场库存回补,叠加联电电源管理芯片、金氧半场效电晶体、主动式保护元件等客户投片量逐月攀升,上游晶圆加工长产能利用率满载。

TrendForce预估第一季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业者总营收年成长达20%。

中芯国际获得14nm及以上设备许可,有效带动业绩回归正轨。

建议持续关注行业领先企业投资机会。

消费电子:(1)手机:信通院发布了2021年3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

由于上年度疫情对手机市场销量影响较大,今年中国一季度疫情好转后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5G手机占比达到71.3%。

1-3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累计9797.3万部,同比增长100.1%。

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6984.6万部、上市新机型64款,占比分别为71.3%和52.5%。

国内品牌手机占据市场出货量主要份额。

1-3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累计8667.2万部,同比增长101.3%,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8.5%。

手机产业链受益于2020年新机发布延后影响叠加安卓产业链购买力的复苏和新机提前布局等因素,2021年一季度淡季不淡,总体表现强劲。

另外,由于对华为制裁升级等因素,华为市场份额快速下降,苹果产业链业绩确定性增强。

我们认为在5G终端的不断普及和通信网络价格不断优化的过程中,5G渗透率将持续提升,建议重点关注基带、天线、射频传输等环节的市场机会。

(2)PC:根据IDC发布的2021年一季度全球PC出货量报告,全球PC出货量达到8400万台,同比增长55.2%,环比小幅下降8%。

环比虽有小幅下降但跌幅小于近几年环比跌幅。

由于疫情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办公和学习方式,导致PC需求旺盛。

跟据Canalys的最新预测数据显示,全球PC市场(包括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预计2021年的总出货量可达到4.968亿台,同比增长8%,所有产品类别都将迎来增长。

目前2020年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已延续到2021年第一季度,但上游半导体领域配件的持续短缺将进一步延长PC的供应周期并提升平均价格,建议持续关注产业领先企业。

(3)可穿戴设备:根据IDC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1.535亿部,同比增长27.2%;2020全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4.447亿部,同比增长28.4%。

第四季度,苹果占据36.2%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手环市场份额在该季度下降了17.8%,仅占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的11.5%。

在所有可穿戴设备中,蓝牙耳机是占比最大的设备类别,占出货量的64.2%,其次是手表,占比24.1%。

目前可穿戴设备正向着轻量智能化、价格差异化和场景融合化发展。

随着AI、VR等技术的发展,可穿戴设备应用场景逐渐增多,未来出货量仍有可能保持较高增速,建议关注相应产业链。

电子元件:电容器应用范围广泛,在工控、汽车、通信、军用等市场备受青睐。

由于下游需求的增长,我国电容器的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民用方面,工信部计划,2021年有序推进5G网络建设及应用,并加快主要城市5G覆盖,新建5G基站60万个以上,有望为电容器企业带来业绩提升。

目前被动元件主要生产地日本、马来西亚因疫情仍在持续,村田工厂稼动率已接近100%。

在过去几个月里,用于5G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汽车电子应用的高容量MLCC需求强劲,使得相关产品的交货时间从10-14周延长至14-18周,电容量超过1uF的产品交货时间甚至还要更长,MLCC存在涨价预期。

军用方面,钽电容器因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可靠性和较宽工作温度范围等特点长期应用于军工领域。

随着我国军工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叠加产业链下游需求增加等宏观和微观因素的推动,钽电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我们认为电容器作为产业链上游重要的电子元件,能够更为快速地反应需求的增长。

在下游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电容器的量价齐升也助推其业绩的上升,建议持续关注。

面板:近期市场研究公司Omdia发布预测数据,2021年OLED材料市场规模将增长40%达到17.54亿美元,且预计2021年智能手机OLED面板出货量将达到5.845亿片,同比增长28%。

其中苹果公司2021年采购量将达到1.69亿片,同比增长47.6%。

我们认为由于OLED在智能手机、电视和PC端渗透率不断提高,叠加5G智能手机向平价机过渡和我国6代OLED产线扩产都将推动OLED市场规模的提升。

由于疫情影响,居家办公室已成全球趋势,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等产品需求激增。

另一方面,由于MiniLED背光技术使LCD的性能显著提升,帮助其进一步缩小在高端IT和电视市场与OLED的性能差距,因此LCD在需求上升的同时价格也处于高位。

考虑到现阶段整机厂库存持续偏低,面板需求端淡季不淡,叠加玻璃基板和驱动IC缺货仍在持续,我们判断面板的供需紧张将贯穿2021,且涨价仍将持续。

另外,面板供给端的集中式扩产和退出是面板周期波动的最大影响因素,且价格将随之波动。

我们认为在国内厂商扩产趋缓的形势下,周期波动将逐步弱化,液晶面板产业将进入良率至上、成本管控优先的时代。

现阶段日韩面板厂商退出、国内厂商进一步并购整合正在逐步进行,长期来看,整合完成后面板价格将回归稳定,行业领先企业有望迎来行业集中度提升、周期性变弱所带来的行业长期红利。

建议关注功率器件:进入涨价周期,本土厂商迎来加速成长斯达半导(IGBT领先企业,国产替代领军者)韦尔股份(深度布局车载CIS)电子元件:需求持续向好,业绩有望加速提升鸿远电子(军用MLCC核心供应商)宏达电子(军用钽电容领先企业)消费电子:可穿戴产品销量快速提升,TWS耳机安卓阵营增速加快歌尔股份(TWS耳机领先企业)立讯精密(连接器领先企业,苹果产业链供应商)面板:LCD面板长周期拐点已至,行业领先企业盈利将大幅提升京东方A(加码LCD+OLED,第一梯队地位稳固)TCL科技(供需回暖,第一梯队地位稳固)风险提示:5G进展低于预期,全球疫情存在不确定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