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东材科技-601208-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产能落地+结构升级,业绩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10506

上传日期:2021-05-07 09:45:47 / 研报作者:袁健聪王喆2014年水晶球化工行业研究最佳分析师第2名
陈旺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东材科技-601208-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产能落地+结构升级,业绩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10506.pdf
大小:27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东材科技-601208-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产能落地+结构升级,业绩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10506

中信证券-东材科技-601208-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产能落地+结构升级,业绩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10506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东材科技-601208-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产能落地+结构升级,业绩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10506(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东材科技-601208-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产能落地+结构升级,业绩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10506(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伴随公司产能逐步落地释放,产品进入更高端的应用领域,预计公司未来几年业绩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净利润预测为2.93/4.98/7.8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2/0.72/1.14元。

回顾公司历史估值,其50分位PE估值水平为48倍;2021年行业内可比公司的PE倍数均值为25倍。

综合横向PE以及纵向PE估值,我们认为2021年43倍PE是公司合理的估值水平,维持目标价18元,维持“买入”评级。

2020年归母净利润同比+140.83%,2021年Q1归母净利润同比+250.87%。

公司2020年实现营收18.81亿元,同比+8.40%;实现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140.83%;扣非归母净利1.45亿元,同比+168.27%。

分产品看,2020年绝缘材料营收11.95亿元,同比-3.67%,毛利率为24.22%,较去年同期增加3.49个pct;光学膜材料营收4.07亿元,同比+49.99%,毛利率为32.42%,较去年同期增加6.65个pct;电子材料营收1.52亿元,同比+45.53%,毛利率为24.41%,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3.55个pct;环保阻燃材料营收0.93亿元,同比+19.00%,毛利率为18.11%,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54个pct。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5.70%,较去年同期增加3.91个pct。

2020年Q4实现单季营收5.18亿元,同比+16.75%,环比+5.97%;实现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54.22%,环比-7.9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同比+54.04%,环比-7.72%。

2021年Q1实现营收7.47亿元,同比+90.19%,环比+44.22%;实现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250.87%,环比增长71.7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80亿元,同比+320.70%,环比+320.18%。

2020年四费费率略有降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33.27%。

从费用端看,公司2020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25%/6.33%/6.21%/1.15%,较去年同期变动-2.67/0.78/0.76/0.46个pct,总费用率为16.30%,较去年同期降低0.66个pct。

其中销售费用同比降低50.36%,系公司执行新收入准则所致;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3.69%,主要系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且管理岗位员工薪酬增加所致;研发费用同比增加23.50%,主要系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同时研发材料费用增加所致;财务费用同比增长55.94%,系公司收购胜通光科、流动资金需求增加与利息支出增加综合所致。

从现金流情况看,公司2020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0亿元,同比-33.27%。

项目建设促进产品结构调整,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公司是平台型功能企业,业务包括新型绝缘材料、光学膜材料、电子材料与环保阻燃材料四大板块。

产能建设方面,公司“年产15000吨特种聚酯薄膜项目”与“年产1万吨PVB树脂产业化项目”实现试车投产,“年产2万吨OLED显示技术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年产1亿平方米功能膜材料产业化项目”、“年产5200吨高频高速印制电路板用特种树脂材料产业化项目”、“年产6万吨特种环氧树脂及中间体项目”等重大项目持续推进。

技术研发方面,公司加大技术研发与高端人才投入,公司长期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产学研联合研发和科研平台共建工作。

2020年,公司申报的9项国家级、省市级科技项目通过鉴定,产业化项目验收2项,4项科技类创新项目被国家、省、市级项目立项,4项技改项目被省、市、区级项目立项;2020年公司共申请专利28项,获得授权专利10项,为公司产业化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光学膜材料下游需求旺盛,公司产能扩张逐渐发力。

公司应用于光学膜材料行业的主要产品为光学级聚酯基膜,用于智能手机玻璃防护、偏光片及触控模组配套、高端MLCC制程配套等领域,其市场需求取决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电子产品。

根据IDC数据,2020年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达1.64亿台,同比增长13.56%;中国平板电脑出货量2339万台,同比增长4.37%;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12.92亿台,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3.26亿台。

产能建设方面,2020年公司收购胜通光科,大幅缩短扩能周期;江苏东材“年产2万吨OLED显示技术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即将试车投产,年内产能有望增至10万吨;同时“年产1亿平方米功能膜材料产业化项目”也在持续推进,公司产能加速提升以充分享受终端市场扩容红利。

5G建设带动电子材料市场,电子级树脂剑指国产替代。

我国基础覆铜板领域的产能规模占全球产能70%以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覆铜板生产基地,但高性能覆铜板、封装基板基本被欧美、日本企业所垄断供应。

公司应用于电子材料领域的主要产品为电子级树脂材料,是制造高性能覆铜板、印制电路板的上游核心材料。

研发创新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碳氢树脂、马来酰亚胺树脂、活性酯、苯并f嗪树脂、特种环氧和酚醛树脂等电子级树脂材料;产能建设方面,“年产5200吨高频高速印刷电路板用特种树脂材料产业化项目”、“年产6万吨特种环氧树脂及中间体项目”稳步推进,为我国高性能覆铜板等高壁垒攻关领域提供有力的原材料支撑。

风险因素:产品客户导入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波动;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伴随公司产能逐步落地释放,产品进入更高端的应用领域,预计公司未来几年业绩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净利润预测为2.93/4.98/7.8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2/0.72/1.14元。

回顾公司历史估值,其50分位PE估值水平为48倍;2021年行业内可比公司的PE倍数均值为25倍。

综合横向PE以及纵向PE估值,我们认为2021年43倍PE是公司合理的估值水平,维持目标价18元,维持“买入”评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