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华大基因-300676-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新冠检测驱动业绩高速增长,精准医疗一体化解决方案供应商-210509

上传日期:2021-05-09 20:35:08 / 研报作者:陈竹孙晓晖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华大基因-300676-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新冠检测驱动业绩高速增长,精准医疗一体化解决方案供应商-210509.pdf
大小:34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华大基因-300676-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新冠检测驱动业绩高速增长,精准医疗一体化解决方案供应商-210509

中信证券-华大基因-300676-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新冠检测驱动业绩高速增长,精准医疗一体化解决方案供应商-210509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华大基因-300676-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新冠检测驱动业绩高速增长,精准医疗一体化解决方案供应商-210509(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华大基因-300676-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新冠检测驱动业绩高速增长,精准医疗一体化解决方案供应商-210509(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0年公司在海内外疫情防控中贡献显著,同时业绩实现大幅增长。

2021Q1公司业绩保持高速增长。

调整公司2021-2022年EPS预测至4.43/4.04元(原2021-2022年EPS预测值1.37/1.53元),新增2023年EPS预测4.37元,对应PE29/32/30倍,维持“买入”评级。

受益于新冠检测,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8倍。

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83.97亿元,同比增长199.86%,归母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0.90亿/20.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56.43%/825.16%。

受益于海内外新冠检测试剂需求的显著增大,公司收入和利润端均实现大幅增长。

2021Q1公司实现营收15.63亿元,同比增长97.60%,归母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25亿/5.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4.94%/369.01%,业绩保持高速增长。

公司拟每10股派现3.5元(含税)。

精准医学龙头企业,全面布局基因检测产业链。

2020年分板块来看:①生育健康:收入11.78亿元,同比增长0.12%,公司已累计完成无创产筛超840万例,2021Q1公司升级了安馨可新生儿遗传病基因筛查产品,助力遗传病筛查。

②肿瘤防控及转化:收入3.51亿元,同比增长23.99%,公司围绕多类肿瘤构建肿瘤“预、筛、诊、监”闭环,2020年下半年公司新推出了华见微肿瘤MRD定制化监测和华甘宁无创肝癌筛查基因监测产品;③感染防控:收入6.70亿元,同比增长724.22%,主要受益于新冠检测的贡献;④多组学大数据和合成业务:收入6.26亿元,同比下滑8.15%,2020年下半年公司新推出了FFPE样品蛋白质组学定量与神经递质靶向代谢物检测服务;⑤精准医学综合解决方案:主要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及“火眼”实验室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服务收入,2020年营业收入55.62亿元,同比增长873.70%,业绩贡献显著。

2021Q1由于海外新冠疫情持续反复,新冠病毒的检测需求仍存在,2021Q1公司感染防控及精准医学检测服务综合解决方案业务实现高速增长,此外,生育健康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实现稳步增长,肿瘤防控、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与合成业务收入同比实现大幅增长。

感染防控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新冠检测试剂盒与“火眼”实验室双线布局成功显著。

公司是感染防控一体化解决方案供应商,新冠检测试剂获得多国市场准入,并进入WHO应急使用清单,截至2020年末公司新冠检测产品已覆盖超过180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疫情期间公司推出的专业生物核酸实验室“火眼”在大通量群体快速检测和应急检测上贡献明显,截至2020年末公司累计在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80余座“火眼”实验室,最大日检测通量超过100万人份。

现金流良好,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2020年和2021Q1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分别为36.01亿/1.32亿元,同比+1506.52%/-30.20%,现金流表现良好。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2020年和2021Q1公司研发投入6.20亿/0.93亿元,同比+95.28%/+12.95%。

2020年和2021Q1公司销售费用同比+74.30%/+50.60%,主要系公司加大市场推广力度,职工薪酬和市场推广费用有所增加所致;管理费用同比+174.99%/+12.64%,主要系员工薪酬增加所致;财务费用分别为2.13亿元(2019年同期-655.77万元)/-0.05亿元(2020Q1同期0.07亿元),主要系外币汇率变动致汇兑损失增加所致。

风险因素:政策监管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产品研发失败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