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大证券-历次通胀梳理及展望-210511

《英大证券-历次通胀梳理及展望-21051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大证券-历次通胀梳理及展望-210511(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主要观点1.评估及结论: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没有显著上升,通胀将进一步向中下游扩散。 2.货币政策:预计进一步实质性收紧,外部经济冲击风险较小。 3.财政政策:预计保持中性。 改革开放以来,通胀问题屡次成为中国经济前行的屏障。 从经济扩张高增长驱动的需求型通胀到低增速时期供给侧改革导致的通胀,并连同国际经济荣枯,使得通胀背后的逻辑比较复杂,导致政策选择与执行困难。 对于投资来说,宏观政策颁布后,起初的推演,在事后发展来看,经常南辕北辙。 一如疫情刚爆发时期,对于宏观经济的展望,皆是相当悲观。 孰料2020年2季度开始经济从数量到价格轮番扩张。 2020年下半年,市场已经通胀迹象显著,市场的观点趋向认为通胀是温和的。 站在2021年5月来看,当前的工业通胀水平已经相当高,货币政策也到了不得不进一步收紧的经济状态。 这驱动我们去研究历史上的通胀以及通胀处理政策,用于对当前经济发展运行提供简要的借鉴。 梳理历次价格上涨,所引发的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之间的行为互动对经济可能造成的影响。 回顾1978年以来历次通胀,其基本经济运行的背景相似,一方面大幅投入基础建设,开动大项目拉动小项目,寻求经济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为了加快经济市场化,在局部领域尝试市场化,比如商品价格改革,工资改革,尝试理顺价格机制。 但每次仅限于局部的,小范围的、部分行业的开展,如放缓资源品(煤,电,石油,天然气)的市场化定价,和国有企业工资的市场化改革。 而最终改革措施反而降低了市场价格的资源分配效率,也弱化市场定价能力,与市场化改革目标南辕北辙,而今的背景更为复杂,因为现在的货币量今非昔比,流动性的充裕度相当之高,但又似乎颤颤巍巍,整个社会经济杠杆水平也较历史有较大提升。 从1978年以来,已经发生了6轮较大的通胀,通胀经济背景环境涵盖了历次通胀出现的问题,而此一轮第7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