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和而泰-002402-射频芯片赛道持续领跑,智能控制器领域龙头地位凸显-210511

《太平洋证券-和而泰-002402-射频芯片赛道持续领跑,智能控制器领域龙头地位凸显-21051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洋证券-和而泰-002402-射频芯片赛道持续领跑,智能控制器领域龙头地位凸显-210511(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e_Summary]事件: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75亿元,同比增长73.1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74.59%;基本每股收益0.12元,同比增长68.38%。 业绩高速增长,产能持续提升。 2021年一季度公司提前进行供应链布局应对上游电子元器件涨价以及货源紧张的问题,使得收入及利润的双增长。 目前公司毛利率水平方面实现稳定增长,2020年公司毛利率同比增长0.68%,2021年一季度排除会计政策变更、汇率变动影响后公司毛利率增长超1%。 同时,2021年开始,杭州、越南、深圳二期工业园三大新产能完全步入正轨,新增产能给公司经营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从客户预订单情况和经营结果来看,我们预计公司今年整体情况向好,各业务均会维持高速增长,后三季度业绩值得期待。 下游卫星行业蓬勃发展,高景气度将维持。 子公司铖昌科技微波毫米波射频芯片产品目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卫星领域的射频产品为公司业绩作出主要贡献,目前卫星产品主要应用于卫星遥感和卫星通信领域。 航空航天产业未来将长期保持高景气度,作为国内唯一能够大规模提供相控阵T/R芯片的民营企业,将受益于未来航空航天政策的战略推动。 根据《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0年)》,近年来,中国航天发射次数均达到每年30次以上,其中2018年39次、2019年34次,连续两年位列全球各国航天发射次数榜首;2020年39次,仅次于美国;2021年我国全年发射次数有望首次突破40次。 在卫星遥感方面,4月30日遥感三十四号卫星发射升空,未来3-5年内我国将布局20颗左右遥感卫星,组建齐鲁卫星星座;发射5颗风云卫星,完善全国卫星遥感综合应用体系。 在卫星通信领域,2018年航天科工集团启动“虹云工程”,计划发射156颗卫星;“鸿雁计划”将发射超过300颗低轨卫星;行云工程拟在2023年前后建成由80颗低轨通信卫星组成的星座。 铖昌科技的毫米波组件是卫星发展产业链中的重要元器件,我们认为,随着国家政策和战略发展对产业的驱动,以及卫星互联网整体行业未来抢占轨道的需要,市场对微波毫米波射频芯片的需求必然不断提升,铖昌科技将在蓝海中不断拓展空间。 5G及卫星互联网打开新的机遇大门,公司更上一层楼。 2020年4月,我国将卫星互联网首次纳入“新基建”;2021年4月28日,新组建的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列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名单,昭示着中国卫星互联网全面布局进入新的发展征程。 北京市委书记蔡奇4月29日讲座中指出,未来五至十年将是卫星互联网全面创新、构筑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机遇期,将其打造成北京经济新增长极。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提出,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 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同时前瞻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 国际电信联盟ITU官网的公示资料显示,我国2020年提交了两个巨型卫星星座,总共2阶段7组共12992颗宽带通信卫星的轨道和无线频段使用申请。 铖昌科技凭借自身在有源相控阵、微波毫米波射频芯片方面的充分经验已经进行了研发布局,目前5G基站用射频芯片目前已完成芯片研制工作,卫星互联网射频芯片已小批量交付。 我们预计卫星互联网新的机遇大门已经打开,未来市场需求将同比扩大数倍,公司抢抓先机,凭借自身的雄厚研发实力站稳了脚跟。 新的发展征程中,公司该项业务需求量未来将大幅增,势必带动公司整体更上一层楼。 子公司分拆A股上市提上日程,发展不可限量。 公司4月8日晚发布分拆公告,分拆完成后,和而泰股权结构不变,仍将维持对铖昌科技的控制权。 此举将有利于和而泰公司智能控制器继续朝着高端市场不断发展,深入挖掘市场空间;铖昌科技做精射频芯片业务,把握新的发展态势;突出公司的主营业务,更好的体现公司价值,并且使得公司关注度和估值大幅提升。 智能控制器龙头地位不断凸显。 公司的主营业务智能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动工具、汽车电子设备中,已成为智能控制器行业的龙头企业,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服务高端优质客户,并且在主要客户中的份额稳步提升。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824件,当年度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25219.55万元,同比增长45.63%,研发人员977人,同比增长27.38%;2021年度Q1公司研发费用为5876.56万元,同比上升65.62%。 此外,在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推动下,汽车电子在整车中的成本占比持续增长,迎来新的机遇。 目前公司汽车电子方面在手订单充足,客户涵盖博格华纳、尼得科,终端客户包括奔驰、宝马、吉利、特斯拉等,汽车电子控制器订单总量超过70亿元,标志着公司在汽车电子控制器领域的业务有了质的飞跃。 我们预计,公司智能控制器业务未来将实现多元发展,为公司业绩增添新动力。 同时子公司铖昌科技将受益于卫星遥感、卫星导航产业对微波毫米波射频芯片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以及5G逐渐落地、6G抢先布局的红利。 我们继续坚定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 盈利预测和评级。 公司射频芯片收入占比将逐渐提升,整体毛利率也将随之增加,市场发展空间大、机会多。 2021-2023年的净利润分别为5.94亿元、8.46亿元、11.72亿元,EPS分别为0.65元、0.93元、1.28元,对应PE为30倍、21倍、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元器件缺货及涨价影响超预期;5G毫米波业务开拓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