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地产行业政策洞察系列之一:首批集中供地开幕,土拍市场有何特征-210512

《平安证券-地产行业政策洞察系列之一:首批集中供地开幕,土拍市场有何特征-210512(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地产行业政策洞察系列之一:首批集中供地开幕,土拍市场有何特征-210512(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试点城市宅地供应同比增5.6%,首批供应超三成。 2020年试点22城平均土地溢价率为13.1%,住宅用地成交总价2.7万亿,占全国300城成交的51%。 各城市3次供地时间主要集中在4月、7月和10月前后,已公布计划的21城2021年合计住宅供应面积1.65亿平,较2020年宅地实际成交增长5.6%;其中18城首批供应面积达4369万平,占全年计划的32%。 全国20强房企2018-2020年22城合计拿地建面4.2亿平,占其全国拿地的33.7%,占22城土地成交的25.8%,万科拿地绝对规模居首。 首批土拍城市及区域热度分化、央国企及龙头占优。 截止5月11日,长春等7城首批供地完成,合计成交额达4599亿。 各地土拍呈现以下特征:1)除重庆外,“限地价+竞配建”为多地标配,稳地价意图明显,多地保证金约20%。 2)城市及区域热度分化,京杭锡热度较高,广州市区热度高于外围,长春土拍相对平淡。 3)央国企、龙头及区域深耕房企拿地积极,土地资源向头部集中。 广州、沈阳、重庆(主城区)、无锡拿地前五房企占全部成交比例超过50%,北京等高总价城市合作拿地比例更高。 4)热点地块隐含毛利率仍低,测算代表性项目平均毛利率约16%。 多因素致首批土拍热度较高,二、三批次或有所降温:由于集中供地政策,22城2021Q1整体供地宗数较2019年下降15.8%,50强房企3月全国拿地建面较2019年降35%,短期房企存在补货动力;前4月销售端较高增速亦为房企拿地提供资金支持;同时首批拿地若周转较快年内或能入市,为全年贡献销售业绩,以上因素导致首批多数城市土拍仍呈现较高热度。 往后看,我们判断第二、三批次集中供地或有所降温,首先随着融资端收紧逐步显现,政策加码下楼市降温,资金端影响或逐步传递到投资端;其次第二、三批次地块大概率无法实现年内销售;同时考虑首批供地部分城市土拍热度较高,不排除后续各地持续完善土拍政策为地市降温。 投资建议:尽管各地方政府通过限地价、摇号等方式稳地价,但在房企年初补货等因素作用下,首批多个城市土拍仍维持较高热度,测算代表性项目盈利能力仍处较低水平,短期或仍将对板块估值形成一定压制。 值得注意的是,央企、国企及龙头房企资金及多项目研判优势逐步凸显,成为各地土拍市场的最大赢家,有望推动未来行业集中度提升。 随着融资端收紧政策显现,加上各地土拍政策持续完善,预计后续试点城市、推地批次土拍热度将有所降温,带来项目盈利端逐步企稳。 板块投资来看,目前开发龙头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股息率亦具有吸引力,中长期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优质房企依旧具备配置价值。 风险提示:1)土地市场热度持续高企,带来行业毛利率持续下行;2)房企大规模减值风险;3)行业金融监管力度超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