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光大证券-环保、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碳中和深度报告(六):日本降碳之路,资源约束型国家的选择-210512

研报附件
光大证券-环保、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碳中和深度报告(六):日本降碳之路,资源约束型国家的选择-210512.pdf
大小:284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光大证券-环保、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碳中和深度报告(六):日本降碳之路,资源约束型国家的选择-210512

光大证券-环保、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碳中和深度报告(六):日本降碳之路,资源约束型国家的选择-210512
文本预览:

《光大证券-环保、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碳中和深度报告(六):日本降碳之路,资源约束型国家的选择-210512(6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环保、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碳中和深度报告(六):日本降碳之路,资源约束型国家的选择-210512(63页).pdf(6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日本降碳之路:碳减排与GDP的同步/脱钩与能源结构密切相关。

根据日本GDP增长和碳排放量变化,可以将1990-2019年分为三个阶段:1)1990-1995:GDP与碳排放量相关度强,呈现同步、低速上行趋势;2)1996-2012年:碳排放量与GDP水平震荡,经济危机、福岛核事故显著改变碳排放趋势;3)2013-2019年:GDP与碳排放量“脱钩”,核电重启、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显著改变能源结构。

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2013-2019年,碳排放量下降2.06亿吨,其中由CO2排放因子(电力)、能源消耗系数(电力)、能源消耗系数(其他燃料)贡献的减排量分别为8470、6820、8040万吨。

CO2排放因子的下降主要由于核电重启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扩大;能源消耗系数的下降主要由于日本震后“全面大节电行动”和能源节约。

减排目标更新:2013年碳达峰,2030年较2013年减排46%,2050年实现碳中和。

2021年4月22日举行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日本首相菅义伟宣布,将203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由26%提升至46%(较2013年)。

根据2020年12月发布的碳中和产业纲领――《2050年碳中和绿色增长战略》,到2050年,电力需求将比目前增加30%-50%,其中约有50%-60%的电量由可再生能源提供。

政府将基于预算、税制、金融、监管、国际合作5个政策工具,为14个领域制定具体发展目标。

日本碳中和路线图:关注能源、制造/运输业、家庭与办公。

14个重点发展领域的选择,主要是基于资源禀赋和发展核心竞争力。

能源:海上风电:2040年规模达到30-45GW;氢能:2050年达到2000万吨;核能:福岛事故后,日本核电政策经历了两次转变,最终确立了核电“长期基荷电源”的地位。

日本的能源规划中,1)扩大规模与降低成本相辅相成;2)发展国内供应链是拉动经济的重要手段,3)面向国际市场,实现技术与设备输出。

制造业与运输业:1)石油危机后,产业转型与节能降耗推动日本制造业能耗与GDP“脱钩”;2)2000年前后,“下一代汽车”(尤其是混动汽车)占比提升,推动日本运输业能耗与GDP“脱钩”。

根据规划,2030年“新一代汽车”占国内乘用车的50%-70%;3)数字化绿色和绿色数字化是半导体产业的两个方向,即通过数字化提高效率、减少能耗,同时加大数字化设备本身的节能。

2030年数字化相关市场将达到24万亿日元,功率半导体市场1.7万亿日元。

家庭与办公:由于分布式光伏的主导地位(2019年底BAPV占59%,离网型占31%),日本将光伏产业划分至家庭办公板块。

根据规划,未来主要开发轻量级模块,以开发承重受限的建筑物(墙壁/窗户)和屋顶、车顶等场景,实现新建住宅/建筑零能耗。

投资建议:1、重视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领域基本盘,同时布局BAPV/BIPV、海上风电、氢能等前沿领域:建议关注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中环股份、阳光电源、日月股份、亿华通-U、森特股份等。

2、工业转型与供给侧改革:发展创新密集型产业及高端制造业,重视电力、水泥、钢铁、铝、玻璃供给侧改革与升级。

3.新能源车及储能产业链:建议关注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派能科技、国轩高科、孚能科技、恩捷股份、星源材质、亿华通-U、特锐德、盛弘股份、永福股份等。

4.循环经济领域:发展循环经济涉及废钢、再生铝、电池回收、再生资源等,建议关注格林美、中伟股份、星云股份、瀚蓝环境、盈峰环境、龙马环卫、宏盛科技等。

风险提示:经济增速大幅下行、关键技术未能及时突破、投资吸引度不足。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