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财证券-高端制造行业事件点评:国产EDA厂商芯华章再获资本热捧-210513

《川财证券-高端制造行业事件点评:国产EDA厂商芯华章再获资本热捧-21051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财证券-高端制造行业事件点评:国产EDA厂商芯华章再获资本热捧-210513(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继今年1月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后,国产EDA厂商芯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芯华章”)近日又完成了一轮超亿元融资。 芯华章今日宣布,完成超过4亿元Pre-B轮融资,由云锋基金领投,经纬中国和普罗资本(旗下国开装备基金)参投。 天眼查显示,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芯华章已完成5轮融资,此轮融资完成后,公司累计融资金额超12亿元。 Pre-B轮融资中,芯华章既有股东红杉宽带数字产业基金、高瓴创投、高榕资本、大数长青继续跟投,公司表示,Pre-B轮融资将继续投入吸引全球尖端人才加入芯华章,启动EDA2.0下一阶段的研究及技术创新。 何为EDA2.0?芯华章内部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目前的EDA已经发展了30年左右,EDA2.0是面向未来的新一代集成电路设计工具,“是研究方向,也是未来技术和生态的发展方向”。 记者也从芯华章处了解到,公司已完成对EDA2.0的第一阶段研究,即将公布成果,此阶段研究将有助于确立其研发下一代EDA的技术路径,提高集成电路产业链整体效能,全面支撑未来数字化发展。 据了解,EDA主要包含“模拟芯片、数字芯片验证和数字芯片实现”三大部分,目前,中国EDA公司在模拟和数字实现部分的自主创新已有一定突破,但在数字芯片验证部分,虽占据了芯片设计过半的研发时间与成本,却因其技术密集性更高,在数字验证工具的领域仍是一片空白。 芯华章成立于2020年3月,公司EDA业务瞄准的是:国内技术空白,市场容量大,芯片设计成本占比最高的数字集成电路前端设计与验证领域。 芯华章在官网中称,对于许多客户来说,验证复杂性可能是项目当中最大的挑战,特别是当EDA工具和方法论已经发展,而距离上次流片已过去一段时间。 这是芯华章可以帮忙的地方。 公司官网显示,芯华章的验证产品将包括:硬件仿真器、FPGA原型认证、智能验证、形式验证以及逻辑仿真。 而在2020年11月,公司推出性能多功能可编程适配解决方案“灵动”(EpicElf),以及支持国产计算机架构的全新仿真技术。 尽管目前全球EDA市场仍主要被美国EDA软件三大厂商Synopsys、Cadence、MentorGraphics所垄断,但近两年在自主可控和国产化的浪潮下,EDA在集成电路产业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被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除了近期相继有国内EDA公司传出融资的消息外,部分EDA公司已经向上市发起了冲击。 2021年2月,华大九天启动辅导工作,拟前往创业板上市;此前的1月,上海证监局披露了概伦电子辅导备案基本情况表,前述两家企业均系专门从事EDA软件开发和服务的专业公司,此前在一级市场已经历多轮融资,深受资本青睐。 另外,国产EDA公司广立微、国微思而芯也相继启动的上市辅导。 点评我们认为:1.国产工业软件迎资本“热潮”2020年,由于疫情和贸易战升级的影响,长期以来被国内忽视的工业软件成为投资热门领域,老牌工业软件公司频频获得融资,国产工业软件新生力量也陆续赢得资本青睐。 全国两会期间,工业互联网第四次被写入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其中,工业软件更是引发极大关注。 2021年1月26日,芯华章宣布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这家成立不到一年的工业软件企业已经获得了三轮融资,成为资本市场当之无愧的“宠儿”。 早在2020年10月,芯华章就宣布获得亿元Pre-A轮融资;2020年12月9日,芯华章又宣布完成超2亿元A轮融资。 2021年2月22日,据36氪获悉,“黑湖智造”宣布完成C轮近5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淡马锡领投,华兴新经济基金、光速中国以及包括金沙江创投、BAI资本、GGV纪源资本、真格基金在内的所有老股东跟投。 泰合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2021年3月3日,据商道创投网官方获悉,摩尔元数近日宣布完成亿元级B轮融资,投资方是由启明创投独家投资,凡卓资本是本轮独家财务顾问。 至今,除了芯华章、黑湖智造、摩尔元数这三家“明星企业”外,还有包括欧软信息、泰辑科技、飞谱电子、博依特、蓝威技术等在内的工业软件企业获得融资。 当前,我国正加快推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作为智能制造的关键支撑,工业软件对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有关工业软件自主可控与开放创新的问题在如今得到了空前重视,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了其重要性,我们认为,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资本涌入工业软件领域,并且该领域会有较大的增长和投资的空间。 2.目前看来,中国工业软件短板仍然明显,市场仍有较大空间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国产工业软件取得一定的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这其中,既有我国工业软件基础研发薄弱、积累不足等因素,也与缺乏应用有很大关系。 过去我国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客观上有“重硬轻软”的问题,在工业软件领域的投入力度存在不足。 根据Gartner的数据,2019年全球3.8万亿美元的IT支出中有4310亿美元为软件支出,占比约为11%;而中国2019年2.9万亿元的IT支出中有878亿元为软件支出,占比仅为3%,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而具体到制造业上,我国作为制造大国,工业软件发展和应用水平却与地位不符,上一阶段的工业自动化建设也偏向于硬件设备端,工业软件的发展落后于整体产业升级的进度。 因此为了自主实现我国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的升级,就必须要尽快弥补在工业软件层面的“短板”。 当前,全球工业软件巨头均诞生美国、德国、日本等工业制造强国,而中国除了管理类软件,还没有出现在企业估值、市场销售规模、市场占有率、技术领先性、平台成熟性、生态的完善性等方面,可以与发达国家匹敌的企业巨头。 我们认为,资本涌入有利于加速国产工业软件国产化进程,未来国产工业软件的进口替代以及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国内正版工业软件市场增量空间巨大。 投资建议由于工业软件的市场增量空间仍然巨大,所以我们长期看好国产工业软件发展,关注有行业整合能力和产业链辐射能力的龙头公司。 我们推荐相关标的:中望软件、中控技术和盈建科等。 风险提示:政策可执行性不达预期风险;技术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政策变动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