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首创证券-电气设备行业简评报告:异质结电池再添新玩家,大规模产业化蓄势待发-210513

上传日期:2021-05-14 09:38:46 / 研报作者:王帅 / 分享者:1005686
研报附件
首创证券-电气设备行业简评报告:异质结电池再添新玩家,大规模产业化蓄势待发-210513.pdf
大小:64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首创证券-电气设备行业简评报告:异质结电池再添新玩家,大规模产业化蓄势待发-210513

首创证券-电气设备行业简评报告:异质结电池再添新玩家,大规模产业化蓄势待发-210513
文本预览:

《首创证券-电气设备行业简评报告:异质结电池再添新玩家,大规模产业化蓄势待发-21051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创证券-电气设备行业简评报告:异质结电池再添新玩家,大规模产业化蓄势待发-210513(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明阳智能宣布进军光伏领域,异质结电池再添新玩家。

5月12日明阳智能发布对外投资公告,宣布投资年产5GW光伏高效电池和5GW光伏高效组件项目,投资金额为30亿元。

项目建设周期为5年。

预计分三期投资,第一期投资金额为6亿元,2021年、2022、2025分别完成完成一期1GW,二期1GW,三期3GW高效异质结电池组件建设。

N型路线已基本确立,异质结技术可能成为光伏行业下一个风口。

光伏产业链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本质是技术驱动降本提效。

目前单晶替代多晶技术路线已经基本完成,P型电池提效进度放缓,N型电池效率提升潜力大。

展望未来,光伏行业最值得期待的变革在于电池环节将由P型电池转向N型电池,其中异质结工艺结构简单、工艺温度低、效率高、无电致诱导衰减等缺点,降本潜力大,最有可能成为光伏行业下一个大风口。

三十年功名尘与土,大规模产业化见曙光。

异质结电池早在1990年就由日本三洋公司成功开发,距今已经三十年,当时的转换效率为14.5%,2015年,异质结专利到期,技术壁垒消除,国内外领先的光伏企业开始大力发展和推广异质结技术,当前异质结电池量产效率普遍已在24%以上,根据公布的数据显示,通威异质结电池量产效率达到了25.18%、安徽华晟达24.73%、爱康科技24.59%、东方日升24.55%。

异质结效率的快速提升吸引了行业关注的目光,2020年,各企业宣布的HIT产能规划达到27.75GW,目前已建成的HIT产能在3-5GW,根据CPIA预测,HIT的市场份额将从2020年的3%增加至2025年的20%左右,大规模产业化蓄势待发。

降本提效路径明确,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2020年,异质结电池的单瓦成本约为0.95元,从成本结构拆分来看,硅片依然是成本的大头,占比约为47.1%,其次是浆料、设备折旧和靶材,占比分别为24.3%,11%和4.4%。

因此异质结电池的降本路径主要包括四条路线,一是硅片减薄降低硅料耗量从而节约成本。

二是降低银浆和靶材等耗材单位使用量,加强银浆和靶材的国产化进程。

三是加速异质结制造设备的全国产化进程,提升设备单位时间的产能,降低单瓦设备投资。

四是通过效率提升来降低单瓦成本。

预计2021年异质结电池的单瓦成本能够降低到0.8元以下,竞争能力显著提升。

投资建议:光伏行业几乎每隔2-3年就会有一次技术迭代,而电池转换效率是最关键的指标,随着PERC的效率挖掘逐步接近24.5%的效率极限,异质结电池被视为下一代光伏电池的革命性技术,其效率更高,工艺更简单,能耗更低,长期来看代表未来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

建议关注异质结电池制造企业通威股份,爱康科技、明阳智能;异质结设备生产厂家迈为股份,捷佳伟创。

风险提示:异质结降本增效不达预期,光伏产业下游需求不达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