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证券-固定收益主题报告:以史为鉴,历次房地产放松的主要背景与标志事件-211127

《安信证券-固定收益主题报告:以史为鉴,历次房地产放松的主要背景与标志事件-211127(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固定收益主题报告:以史为鉴,历次房地产放松的主要背景与标志事件-211127(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房地产被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的进出口、外商投资等都受到冲击,经济增速大幅下滑。 为了拉动经济增长,房地产被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1998年7月,国务院颁布23号文,提出?促使住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要求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商品房市场启动。 1999-2001年间,央行和财政部继续放松房贷和住房交易税费等。 2003年,经济从金融危机中复苏,楼市出现过热迹象,6月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本轮房地产放松周期终止,持续时间5年左右。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政策刺激楼市拉动经济。 受次贷危机影响,2008下半年起国内经济承压较大,工业增加值增速、进出口增速等主要指标快速下行。 为刺激经济,9月货币政策转向,随后四万亿计划出台。 2020年10月国常会提出?降低住房交易税费、支持居民购房?,同月央行宣布下调首付比例、财政部宣布下调契税,房地产政策正式转向宽松。 此后国务院于2008年12月发布?国十三条?继续放松调控。 2009年上半年经济回暖,工业增加值持续改善,6月货币政策边际趋紧。 2019年12月国务院发布?国四条?,本轮宽松周期终止,持续时间14个月左右。 2012年:经济下行,地方政策微调稳经济。 受前期货币紧缩和欧债危机的影响,2012年经济开局较弱。 4月-5月国常会连续提出?扩内需?、?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等,随后央行连续降准降息释放流动性稳经济。 2012年2月央行在金融市场工作座谈会中提出,?要加大金融服务,满足首次购房家庭的贷款需求?,房地产调控表述放松,3月起北京、武汉等多个城市放松需求端调控。 2012年的调控放松侧重于地方对前期偏紧政策的调整,无明显的全国性政策放松。 2013年2月,新国五条?宣布放松周期终止,持续时间12个月左右。 2014年:商品房库存高企,中央定调?千方百计去库存?。 2014年,在前期需求端调控不断升级与供给端加大供应的背景下,楼市明显遇冷,商品房销售量价齐跌,库存持续堆积。 全国商品房广义库存去化周期由2013年初的22个月上升至2014年中38个月的历史高点,7月住建部座谈会明确提出?千方百计去库存?,随后政策全面转向宽松。 (1)2014年6月-9月一二线城市集中退出限购,2014年930新政出台,开启第一阶段的放松;(2)2015年8月,住建部推动棚改货币化安置去库存,开启第二阶段的放松。 持续的政策宽松导致房价大幅上涨,2016年930前后,北京等20余个热点城市集中收紧限购限贷,政策全面收紧,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房住不炒?。 本轮放松周期持续2年左右。 2016年930之后,房地产政策进入因城施策阶段,?房住不炒?为政策基调,全国性的政策整体偏紧,各地结合市场变化政策有所微调。 相对明显的两轮放松出现在2018年末和2020年初,均为地方政策微调。 2018年末,棚改货币化安置退出,三四线城市销售压力加大,而房地产融资继续收紧,房企拿地意愿下降,2018年10月起全国出现一波土地流拍潮。 同时2018年末长效机制落地,强调?城市主体责任,市场下行压力较大的部分城市开始政策微调。 以12月18日菏泽取消限售为起点,广州、无锡等多个城市放松调控。 2019年初热点城市房价抬头,5月苏州收紧限售,政策放松终止,持续时间5个月左右。 2020年初,部分城市为缓解疫情冲击出台了临时性的纾困政策,集中于延期缴纳土地金、降低土地竞买保证金比例、延迟缴纳税费等。 随着深圳等热点城市房价大幅上涨,2020年5月政策转向收紧,本轮放松持续3个月左右。 总结来看,1998年以来共经历了六轮房地产放松周期,其中,(1)1998-2013年之间的三轮放松,房地产更多被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政策走向与宏观经济相关联。 (2)2014-2016年放松的主要目的是去库存;(3)2016年930以来,房地产政策进入跨周期调节阶段,?房住不炒?是政策主基调,房地产和经济的捆绑性下降。 2018年末和2020年初的两轮地方政策放松持续时间较短,以政策微调为主,较少触及限购限贷等需求端政策的大幅放松。 为缓解房企流动性危机,近期相关部门出台了多项维稳政策,包括加快按揭发放和放宽部分房企债券发行等,但相关政策的落地情况还需进一步观察。 从治理危机的角度看,执行政策纠偏是化解房企流动性危机的必要手段,后续政策可能还有继续放松的必要。 从政策放松的空间看,开发贷能贷尽贷,按揭款能放尽放,一般监管资金真正实现符合条件自由取用是作用于治理危机的直接措施,它们构成了政策放松的第一空间;房企流动性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商品房销售压力,销售持续大幅下行会提高房企流动性危机向房企资不抵债危机的演化概率,进而加大房企风险向金融系统蔓延的可能性,因此若第一空间政策不能有效遏制销售过快下行,则诸如加大首套房支持力度等需求端政策或将存在适度放松的可能性,它们构成了政策放松的第二空间。 但从历史经验和房地产定位来看,?房住不炒?、?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房非手段)?仍是当前不可动摇的政策基调,它们构成了房地产放松的边界。 未来无论是继续放松第一空间,还是开始放松第二空间,政策目的都是遏制风险和防范风险扩散蔓延而非刺激房地产市场,?大水漫灌救房企?不会看到,严重资不抵债房企的信用风险没有解除。 ■风险提示:信用风险演化超预期,房地产调控超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