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上海医药-601607-2020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战略布局疫苗领域-210518

《中信证券-上海医药-601607-2020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战略布局疫苗领域-210518(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上海医药-601607-2020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战略布局疫苗领域-210518(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0年营收1919.09亿元,同比+2.86%;归母净利润44.96亿元,同比+10.17%;扣非归母净利润38.21亿元,同比+10.41%,业绩稳健符合市场预期;2021年Q1实现营收516.00亿元,同比+27.57%;其中医药工业收入64.66亿元,同比+14.43%;商业收入451.34亿元,同比+29.70%。 实现归母净利润21.20亿元,同比+104.24%,含上药云健康B轮融资后出表形成的一次性收益;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13亿元,同比+23.39%,业务较疫情后恢复明显,符合预期;预计2021年业绩有望实现高增长,与康希诺合作疫苗业务有望带来业绩高弹性;继续重点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全年业绩企稳回升,归母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速。 在新冠疫情冲击和全国联采的背景下,公司2020年实现收入1919.09亿元,同比+2.86%。 其中医药工业237.43亿元,同比+1.08%,医药商业实现收入1681.66亿元,同比+3.12%;两大板块营业收入均实现正增长。 归母净利润44.96亿元,同比+10.17%;其中医药工业主营业务贡献利润22.53亿元,同比+8.56%;医药商业主营业务贡献利润25.14亿元,同比+13.21%;参股企业贡献利润10.10亿元,同比+31.9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8.21亿元,同比+10.41%,还原研发费用后归母净利润同比+13.30%。 医药工业:研发投入再创新高,“自研+引进”创新药管线取得阶段性进展,市场营销与生产制造也收获良好成效。 公司2020年研发总投入19.72亿元,同比+30.70%,占工业销售收入的8.31%;同时不断对新药研发体制机制和模式进行探索,初步完成了研发体系的重构。 公司创新药管线取得较多的阶段性进展:“SPH3127片”获得FDA临床试验资格,启动新适应症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II期试验,国际化注册取得重大突破;与俄罗斯BIOCAD合作的全人抗PD-1单抗“Prolgolimab注射液”启动III期临床;“SPH4336片”临床I期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引进品种急性脑卒中新药“注射用LT3001”临床I期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等;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进入临床前及后续研究阶段的创新药管线已有25个产品,其中15个产品进入临床或已上市。 公司还继续加强与科研院所、临床机构等的战略合作,共同推进细胞治疗CART等领域的产学研转化。 2020年工业板块的产品与制造也持续发力,实现全年工业销售收入过亿产品数量从2019年的35个增长至42个;此外积极推进多个重大工程项目,推进制剂与原料药配套,加码生物医药和高端制剂领域,提升卓越制造能力。 医药商业:分销业务稳中有升,互联网布局成效显现。 公司持续加快进口准入和努力挖掘新商业模式。 进口药品方面,全年成功引进17个进口总代品种,进一步巩固进口代理龙头地位;进口疫苗方面表现亮眼,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2.26亿元,同比+53.19%。 疫情防控下,公司下属的上药科园落地博医上药互联网技术平台,在多家医院开展互联网医院送药到家、零接触智能药柜项目;旗下的上药云健康以“DTP药房”和“互联网+服务”的优势,不断加速医院诊疗线上化,现已完成10.33亿元B轮融资;参股的镁信健康构建了“互联网+医+药+险”多元化业务体系。 战略布局疫苗领域,与康希诺合作备受关注。 公司凭借已有的腺病毒载体药物生产技术平台优势,和疫苗分销、配送方面的龙头地位,与康希诺就疫苗开发、产业化、销售和配送等多方面达成合作;就其有条件批准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产品于上海宝山区共建生产基地,预计将于2021年三季度建成投产,达产计划不少于2亿剂/年,从而实现在创新疫苗生产领域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