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基于宁波地区出口调研成果:中国出口部门新动向-210517

《国海证券-基于宁波地区出口调研成果:中国出口部门新动向-210517(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海证券-基于宁波地区出口调研成果:中国出口部门新动向-210517(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企业接单受成本上涨影响较小,出口短期内有望保持景气在海外疫情逐渐稳定的前提下,订单会重新向海外转移吗?大宗原材料的上涨会怎样影响出口企业的前景?出口部门又有什么新的动向?这些问题备受市场关注。 近日我们在中国出口重镇宁波进行了针对出口情况的调研。 从了解的情况看,当前订单相当充裕,迄今并未有海外供应恢复导致订单重新流向海外的迹象;成本上涨并未完全体现在终端上,因此价格上涨对出口的影响十分有限,绝大多数企业选择宁愿牺牲一部分利润也要继续接单。 此外,由于海运状况紧张,大量货物积压,4月实际出口需求可能高于公布的出口数据。 就企业订单情况而言,上半年或将继续维持较高的景气程度。 疫情的额外需求并未导致企业增加资本开支尽管一季度工业企业利润增长迅速,但代表企业资本开支的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却不尽如人意。 一方面,一些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对资本开支往往有长期安排,因此需要考虑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运作;另一方面,企业对疫情带来的需求的持续性持怀疑态度。 调研中,政府机构连同企业家普遍认为海外疫情逐渐缓解之后订单的重新流失将会成为今年下半年出口部门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卡特尔”组织兴起值得关注航运运费大幅上涨不仅源于疫情导致的天灾,也与航运公司的抱团垄断有关。 疫情爆发初期,航运公司为节约成本达成的合作在出口反弹后被保留了下来。 航运公司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联合抬价,使部分航线的海运运费大幅上涨,导致出口货物囤积。 此外,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务派遣公司变身为劳动力市场价格博弈的新的主力军,在与企业谈判的过程中显著地提升了自身地劳务派遣工的薪水和待遇,迫使企业为正式员工加薪,导致企业劳动力成本整体上升。 多渠道化解成本压力,终端价格涨幅受限在成本特别是原材料成本上涨的情况下,企业普遍接受扩大生产但利润下降的局面,只有少数的供应减少和涨价的情形发生,企业因成本上涨而倒闭的情况也不多见。 从宏观角度来看,这表明原材料价格上涨的程度并未带来明显的供应收缩,终端价格自然难以提升。 对于企业而言,除了直接牺牲一定程度的利润来应对成本上涨的压力以外,还有多种应对方式。 因此,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或许无需过度担忧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终端消费价格造成冲击。 风险提示:经济不达预期,中美关系恶化,疫情控制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