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信视角看债:政策纷至沓来,城投何去何从-210518

上传日期:2021-05-18 16:32:54 / 研报作者:明明李晗徐烨烽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信视角看债:政策纷至沓来,城投何去何从-210518.pdf
大小:66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信视角看债:政策纷至沓来,城投何去何从-210518

中信证券-信视角看债:政策纷至沓来,城投何去何从-210518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信视角看债:政策纷至沓来,城投何去何从-210518(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信视角看债:政策纷至沓来,城投何去何从-210518(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随着监管部门对债券市场“查缺补漏”,我们看到年初以来围绕城投和债务监管的政策纷至沓来。

与历史上政策表态及市场表现相比,此次有什么异同?我们梳理了历史上三轮城投监管政策收紧和一二级市场变化,以供投资者参考。

历史上三轮政策收紧对市场的冲击。

2014年政策前松后紧,9月纲领性文件国发43号文出台,再度引发市场关注,标志着监管层全面部署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同时核心目的在于切实厘清地方政府与城投平台关系,此后监管层陆续发文限制城投融资扩张。

2016年下半年开始,政策进入以堵暗道为主的阶段,监管加码体现中央治理地方政府债务的决心。

四季度市场对城投预期悲观,利差和收益率大幅上行,AA级城投利差从10月最低点至年末上行超过80bps。

2017年,金融和地产市场迎来强监管。

政策密集出台,去杠杆、防风险成为主题,城投利差全年呈稳步上升趋势。

2020年10月以来城投监管政策收紧,城投利差反应却相较历史钝化。

国务院5号文、公司债新规和政治局会议均旨在遏制隐性债务增量,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政策表述也较为严厉。

而此轮政策收紧对于城投利差的冲击相较历史上则较为缓和,整体城投利差的变化更为钝化。

一方面在2020年疫情期间城投大量发行之后,市场对于逆周期调节结束的预期较为充分,城投债利差在达到较低历史分位数水平之后有估值回调预期。

另一方面在当下风声鹤唳的信用债市场,城投债仍是相对较为安全的资产。

对比近一年各省区域利差,云南、天津和吉林增幅明显。

观察全国各省近一年来AAA高等级城投区域利差区间变化的情况,区间中位数最高的是云南省,为268bps,且一年变化值也增加最多,近一年以来AAA级城投利差上升454bps。

区间中位数最低的是上海的50bps,一年以来利差下降最多的是山东省,下降24bps。

各省近一年AA低等级城投区域利差,内蒙古、贵州和天津增加最多。

梳理全国各省近一年来AA低等级城投区域利差区间变化的情况来看,区间中位数最高的是内蒙古,为911bps,且一年变化值也增加最多,近一年以来AA级城投利差上升1034bps。

区间中位数最低的是上海的97bps,且一年以来利差下降也最多,下降35bps。

2014年至2021年,各省份城投债存量规模情况。

江苏头部地位稳定,浙江、北京、广东等城投债存量规模较大省份近年来持续保持规模稳定居前。

值得注意的是,天津近年来城投存量规模下降较为明显,而山东、四川、湖北和江西等省份的城投债存量规模则持续稳步上升。

去年10月至今天津、云南、辽宁和河南等省城投债净融资下降较多。

国企风险事件以来,天津区域的城投净融资下降875亿元,其次是云南合计下降409亿元。

其余如东三省地区、河南省和新疆、青海、宁夏等西部地区城投净融资额均有减少。

城投利差终将走向分化,择券思路契合政治经济学。

随着经济逐步企稳,逆周期调节逐渐褪去,城投面临的政策环境也将再度迎来考验:国常会提出降低政府债务率,直指隐性债务管控;国务院国资委下发地方国企债务管控指导意见,同样指出要保持合理债务水平;财政部表态下市场对“失去清偿能力”的理解见仁见智。

总的来说,逆周期调节和疫情下迟到的城投政策收紧已经来临,这也预示估值调整的风险正在加大。

但不可否认,经历了十余年的政策冲击,市场投研已走向成熟,区域利差也将分化。

我们认为市场没有平白无故的“信仰”,城投也没有不可打破的“属性”,遵循基本面的价值挖掘仍是核心法则。

风险因素:风险传染导致负反馈,监管政策再度收紧,资金市场利率上行,再融资难度加大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